资源简介 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人体需要补充必需氨基酸以维持生命活动。2.通过对4种氨基酸结构的观察,总结氨基酸结构的共有结构,推导脱水缩合的过程。3.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视角,解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对4种氨基酸结构的观察,总结氨基酸结构的共有结构。3、社会责任: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人体需要补充必需氨基酸以维持生命活动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2.蛋白质的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蛋白质的形成过程。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带领学生回顾“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的内容,提问“细胞中有哪些有机物?哪种有机物含量最多?”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本P28“问题探讨”中关于手术缝合线的两个问题。呈现鱼、肉、蛋、奶、豆类等蛋白质食品的图片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的数据。提问“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水平,往往用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来衡量,蛋白质在我们身体中起着什么作用?”讲授新课(1)蛋白质的功能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28“蛋白质的功能举例”,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得出“蛋白质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催化、运输、信息传递、防御等重要功能”,并进一步提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多媒体视频展示“人体中有数万种不同的蛋白质”,指出“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并过渡到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1)课件展示课本P29页《思考·讨论》中的4中氨基酸结构图,提问“这些氨基酸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指出不同的部分为侧链基团(R基),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问题与总结:①从图上能看到的组成元素?②有哪些基团组成?如何理解中心碳原子?③“一变三不变”如何概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学生阅读课本P30与社会的联系,并归纳:①组成人体氨基酸的种类。②分类及概念。(3)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1)结合课件讲解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1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连接2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合键叫做肽键。由2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2)由此类推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由此引导学生提出“三肽”、“四肽”、“多肽”的概念,而多肽通常呈肽链结构。①氨基酸之间能形成氢键等,肽链自身能盘曲、折叠。②两条或者多条肽链可通过一定的化学键如二硫键相互结合在一起。③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一个平面,而是形成一个更复杂的空间结构。由氨基酸形成血红蛋白为例: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肽链的特定区域进行有规律的盘曲、折叠→这条肽链进一步盘绕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四条肽链聚集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3)讲解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多样性: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顺序千变万化。2).肽链的盘取、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4)以血红蛋白为例解释“结构决定功能”。(5)与生活的联系:在鸡蛋清中加一些食盐,就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这是在食盐的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兑水稀释后,你会发现絮状物消失。在上述过程中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把鸡蛋煮熟后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就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了。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容易消化色。作业布置:课本P32 练习与应用板书设计: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蛋白质的功能(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脱水缩合多样性: 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主要是氨基酸结构、脱水缩合和蛋白质多样性的模型构建,这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使用演示法将这一抽象的模型转化为直观,继而由学生自行完成模型的构建。但本节课模型的构建较多,学生对模型的构建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困惑,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帮助,并在从过程中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