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伴性遗传教学设(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伴性遗传教学设(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简介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前端分析
本节授课对象为高二的学生,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经过对必修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事物的能力,但是他们对于知识框架建立和重难点的把握还有待提高。在探索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孟德尔遗传定律、减数分裂等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人的性别决定及遗传方式不够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
本节课为理论性知识,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2019年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三节,主要包括伴性遗传的概念,伴X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中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是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教学目标
阐明伴性遗传的概念;概括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
基于对伴性遗传的认识,运用演绎推理,对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与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对常见的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伴性遗传病,能够根据双亲的表型对后代的患病概率做出科学的预测。
运用伴性遗传规律,提出相关的优生建议。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
难点: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4.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2min [创设情境] 让学生阅读教材“阅读探讨”部分红绿色盲检查图, 描述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常 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以及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于钙摄入不足导致的,患者表现为O型腿。让学生思考“问题探讨”中的两个问题。 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上总是表现和性别相关联? 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与性别相关联的表现又不同呢? 引出伴性遗传概念 [小组汇报] 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自己的看法。 可能控制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可能是基因显隐性不同 形成伴性遗传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两个要点:与性别相关联和在性染色体上,这二者缺一不可。 对一类遗传病预计治病机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方向。便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形成伴性遗传的概念
4min [提出问题] 在黑板上画出显示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图。 人类男性和女性的染色 体组成有什么区别 展示XY染色体图解。 讲解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形成概念] 通过男性和女性染色体 组成的差异,知道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性别决定等概念。 说出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存在差异,女性的一对 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Y染色体很短小。认同这对不同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明显而直接的关系,形成性别决定 的概念。 通过识图、 比较、分析,让 学生在图中找出 男性和女性染色 体组成的区别, 归纳性染色体的作用;同时形成性别决定的概念。
19min [布置任务] 结合典型的红绿色盲家 族系谱图,进行遗传分析。 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 因,还是隐性基因 它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 [布置任务] 小组讨论、分析后,写 出几个被调查的红绿色盲家 族中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假 设红绿色盲是由B、b这对 等位基因控制的)。 画出6种婚配方式 的遗传图解,并强调遗传图解 的规范要求)。 [引导归纳] 通过比较以上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归纳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独立分析] 根据家族系谱图,演绎 推理得出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分析讨论]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画出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学生互评、纠错、修正。 [归纳特点] 小组合作,观察、比较 几种遗传图解后,归纳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也就是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1)患者男性大于女性;(2)隔代、交叉遗传;(3)女病父子病。 基于事实, 通过演绎、比较、 分析等科学思维, 得出红绿色盲是 伴X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展示、 纠错,学会画遗 传图解。 分析红绿色 盲的遗传特点。 能理解所学 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 系 。
10min 对照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推断过程,推理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及遗传特点。 通过与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比较,归纳总 结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出示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的系谱图 通过分析、推理,画出 相关遗传图解,得出人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 [归纳特点] 归纳总结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观察系谱图,总结伴Y遗传的特点。特点:患者全为男性,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 通过比较、分 析,对遗传图解 进行解释、推理, 归纳总结位于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3min 以人类血友病伴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为例,提供资料,让学生化身遗传咨询师,解答问题。 阅读课本P38页 了解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发散思维,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够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
6.板书设计
伴性遗传
1.概念:
2.伴X隐性遗传(例:红绿色盲)
遗传特点:①患者中男性多余女性;②隔代、交叉遗传;③女病父子病
3.伴X显性遗传(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遗传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②代代遗传;③男病母女病
遗传特点:①患者全为男性;②没有显隐性之分;③具有世代连续性
7.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道尔顿的故事的讲述,引起学生思考,认同科学研究需要善于发现、尊重科学的精神。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便于后续对伴性遗传类型、特点及应用的学习。
但不足的是,本节课比较难,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要能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推理,更好地理解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