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 2.认识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由小猫种鱼的故事提出问题:小猫为什么不但没有收获到更多的鱼,反而连自己种的鱼也不见了呢?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分析总结:鱼被细菌和真菌分解了,从而引出新课。 二、探求新知 接着介绍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腐生生活、寄生生活、共生生活。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营异养生活,其中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 【活动一】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过渡:介绍细菌和真菌的腐生生活,腐生是指以分解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和其他有机物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接着一起观看食物腐烂的视频。让学生明白这些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是由霉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的,它们将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样食物就腐败了,几乎都是细菌和真菌引起的。 动画显示:动植物尸体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就这样不断地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保证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正常进行。让学生明白,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世界上将会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和粪便,从而让学生辩证的看待细菌和真菌,理解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活动二】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 过渡: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寄生生活,有些细菌和真菌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这种现象叫做寄生。 通过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寄生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例如链球菌容易寄生在人体内,它可以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如癣菌,可引起人患灰指甲、足癣等疾病,例如真菌寄生在植物体内引起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 既然细菌和真菌会给人和动物带来疾病,引出: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这一特点为人类服务呢?从而引出“以菌治虫”的方式帮助农民杀灭害虫,既杀灭了害虫,又保护了环境,让学生能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三】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共生) 过渡: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共生生活,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通过呈现、讲解地衣、豆科植物的根瘤图片,让学生理解这些细菌和真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提问:这些豆科植物的根瘤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意义? 过渡:除了能与植物共生,也可以与动物共生。 例如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中生活着一些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草食动物又为这些细菌提供生长的场所和有机物。在我们人体不到10米的肠道里也生活着许多细菌,这些都是正常的菌群,对人体没有危害,有些细菌还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的健康很有益处,人体又为这些细菌提供场所和食物。 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细菌和真菌与动物和我们人类的共生关系。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个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