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年级学科 202( 5 )届 高( 一 )年级 ( 下 )学期 ( 生物 )学科教材课程 教材版本( 人教统编版 ) 课程类别: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必修 )单元课题 第( 1 )单元/章节;单元题目(遗传因子的发现 )教学分析 课标陈述: 内容要求: 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3.2.3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推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教学提示:模拟动物或植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学业要求: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教材分析: 本章是人教版《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开篇之章,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一百多年前孟德尔的碗豆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包括2节。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主要研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主要研究的是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两节内容均是按照"杂交实验——现象解释——实验验证——总结规律"的主线安排的。两个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均应用了假说——演绎法。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由"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以及"分离定律"五部分内容构成。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由"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以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六部分内容构成。 两节内容都是按照科学发现过程的顺序来构建框架体系,并按着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由表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在呈现方式上,同样强调了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即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从浓郁的历史感中获取科学知识和对科学方法的领悟。 本章讲述的一百多年前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但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分子基础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后续的研究成果去验证、解释和发现,因此本章内容与其他章密切联系。 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此外两大遗传规律的应用和假说一演绎法也是本章的重点。学情分析: 本节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对生物的性状有显隐性之分、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通过亲代产生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且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足,因此教师可通过直观演示法和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 1.通过“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探究过程,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阐明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2.通过运用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3.通过分析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体会孟德尔成功的经验,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4.通过阅读教材,能说出与性状类、遗传因子类及个体类有关的遗传学术语及含义。评价任务 1.学生能够阐明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2.能运用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3.能体会孟德尔成功的经验,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4.能区分与遗传学有关的概念。 集体备课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 2025届 高一年级 下学期 生物学科教材课程 人教统编版必修二课时安排 本单元/章共( 5 )课时,本节为第4课时课题名称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授课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 习题课( ) 试卷讲评课( )课标陈述 课标陈述: 【内容要求】 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3.2.3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推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教学提示】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学业要求】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的内容。与第1节的内容相似——从现象到本质。都是先介绍了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发现的遗传现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本节课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假说—演绎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对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掌握自由组合定律。本节内容是探究式和体验式教学的理想素材。 【教学重点】 (1)简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并分析相关问题。 (2)用遗传图解的方法解释自由组合现象。 【教学难点】 (1)解释自由组合现象 (2)掌握相关配子、表型及基因型概率的计算 【课时安排】:2课时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对遗传因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接触并且掌握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这节课将进一步的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假说--演绎法”,让学生懂得两对(甚至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学习目标 1.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2.阐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相关假说。(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能准确概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 【评价任务2】:学生能够根据假说内容用遗传图解解释自由组合现象。 【评价任务3】:能熟练掌握相关配子、表型及基因型概率的计算。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时长申明目标 1.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2.阐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相关假说。 3.能熟练掌握相关配子、表型及基因型概率的计算 通过申明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 学情调查 合作交流 互动质疑 精讲点拨 【学情调查】 上课前检查学生预习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统计、分类。 【引课】以“问题探讨”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1、探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活动1】实验分析:——【评价任务1】 【活动方式】学生阅读教材第9~10页,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正交、反交的F1全是黄色圆粒,说明了什么? (2)F2与亲本不同的性状组合是什么? (3)F2中的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 9 : 3 : 3 : 1。从数学的角度分析,9: 3 : 3 :1与3 :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 这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有什么启示 【活动过程】 学生展示——师生点评——课件辅助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解释问题 (一)【活动2】探究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过程——【评价任务2】 【活动方式】学生阅读教材第10~11页“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是如何解释的? 解释双杂合子、单杂合子、纯合子含义,并举例说明。 尝试根据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书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遗传图解。 【活动3】:根据F2的统计结果,完成下面思考):——【评价任务3】 (1)F2中,重组性状占的比例: ;亲本性状的比例 。 (2)纯合子类型有_______种,每一种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杂合子类型有______种,共占F2比例为______;其中一对基因杂合(单杂)的类型有______种,每一种所占比例为_____,两对基因均杂合(双杂)的基因型为_______,所占比例为____。 ① F2基因型及比例: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___________ 【活动过程】 学生展示——师生点评——课件辅助 (二)相关配子、表型及基因型概率的计算 1.配子类型的问题 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等于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 实战训练1:——【评价任务3】 【活动4】 (1)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______ (2)AaBbCCddEe产生的配子种类数:______ (3)AaBbccDdEEFfGg产生的配子种类数:______ 2.基因型、表现型问题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多少种表现型? 3.已知双亲基因型,求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子代所占比例 规律: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求出后,再组合并乘积。 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相交,求: (1)生一基因型为AabbCc概率 (2)生一表现型为的A_bbC_概率 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当堂训练 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性状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性状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具有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杂交(AABB×aabb),F1自交得F2,请从下面供选答案中选出与各问题相符的正确答案。 A.1/8 B.1/4 C.3/8 D.9/16 E.5/8 ① F2中亲本类型的比例是( )② F2中重组类型的比例是( )③ F2中双显性性状的比例是( )④F2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遗留知识点 课堂小结 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板书设计 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作业布置 作业:黄色子叶、不饱满豆荚豌豆与绿色子叶、饱满豆荚豌豆杂交,F1代都是黄色子叶、饱满豆荚,将F1与某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子叶和豆荚的显性性状分别用A、B表示,请分析回答: (1)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 。 (2)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某植株的表现型是_________ ,基因型是_________。 (3)F1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分离,_________自由组合。 (4)若将F1自花传粉,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课后反思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教学”,加强学生探究知识的潜力。但是老师也讲过所有多样的教学形式都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要有真正的学生活动。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繁琐,理解起来也不太容易。所以,自认为不适合开展探究式教学,更适合老师进行引导、启发、先理解再学会探索和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