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设计者 学校 年级 高一年级
课题 课时1 伴性遗传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包含了伴性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应用,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扩展和深化,并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一节的内容是学生解答遗传综合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在学生现有知识的情况下主要分析伴性遗传现象,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等知识,初步会书写相关的遗传图解,为本节课打下了知识基础。但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研究方法相对陌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 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的提出假说,运用调查实证的思想选择恰当的方法证明假说。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实例分析,简述伴性遗传的概念(生命观念) 2.通过遗传图谱分析,列举出伴性遗传的特点(科学思维) 3.运用伴性遗传规律,提出相关的优生建议(社会责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伴性遗传的概念及传递特点。 学习难点:能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相关问题
任务实施过程
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程导入 出示:高考体检单的体检内容 出示:红绿色盲的检查图 提问:你想了解关于红绿色盲的哪些知识? 自我检查 情境创设 伴性遗传的经典实例
一、伴X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 1.红绿色盲:红绿色盲检查图检查学生色觉 问: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是谁?他是如何发现的? 2.介绍红绿色盲眼中的世界 播放视频,介绍色盲 3.通过调查发现红绿色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问题1:观察红绿色盲的人群调查数据,男性占7%,女性占0.5%,发现此病与何有关?此病遗传有何特点? 问题2:这种遗传方式的性别比例具有显著差异的特征,而性别取决于什么? 问题3: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4.展示红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 问题4:根据前面所学的遗传定律,分析色盲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控制 观察:道尔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红绿色盲的人群调查数据 问题5: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系谱图图,对三种假设分别进行推理,检验推理结果和现实情况是否吻合。 预设学生推理: 色盲基因若只在Y染色体上,则其父必为色盲患者,但其父正常,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若色盲基因在X、Y染色体上同时存在,那么红绿色盲患者理论上在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为1:1,但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排除只在Y染色体上、XY染色体上都有两种情况。 色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的假设正确…… 5.书写男女性基因型和表现型(B和b表示) 项目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
有哪几种不同婚配方式? 启发学生写出不同的婚配方式。 列举四种婚配的组合。 问题1:分析六种婚配方式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特点? 思考:为什么红绿色盲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 解释: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病,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X染色体上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表现为红绿色盲;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红绿色盲基因时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因此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问题2: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传递有什么特点? 小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的特点: 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③通常为交叉遗传 、隔代遗传 6.介绍另一种伴X隐形遗传病—血友病 展示维多利亚女王家族照片和遗传系谱图 7.遗传诊断,帮助王超解决他的困惑 说出图片显示的动物和文字 道尔顿;礼物袜子 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探究、讨论,层层推导,最终得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思考作答: 男、女发病数据明显差距,这种病跟性别有关系。 讨论 控制色盲遗传的基因应该在性染色体上。 学生初步讲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并在教材中找到概念,理解。 根据已学过的基因分离定律答:“无中生有”所以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 集体讨论、可能有下面几种预测: 1.只在X染色体上 2.只在Y染色体上 3.XY染色体上都有 学生得出结论: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每组学生代表投影仪展示 观察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分析色盲基因的来源,知道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 学生自己归纳红绿色盲遗传病特点(总结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激发学生对常见遗传病的了解和兴趣 总结伴性遗传的应用,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指导健康生活。 通过道尔顿的事例,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做出可能的假设 引导学生验证假设 关注学生的分析、推测能力。 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育 学习书写有关遗传图解,要求书写规范 分工合作: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分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小结: 1、回顾伴性遗传(主要红绿色盲)遗传方式、遗传规律。 2、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之外,还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如外耳道多毛症症等,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如何预防遗传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已经出生的患病儿呢。后面我们将进一步学习。 总结回顾: 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交叉遗传、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引导学生总结并复习,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板书设计
伴性遗传 1.红绿色盲的发现及遗传方式 2.伴性遗传的概念 3.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 4.红绿色盲的特点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可无)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实践表明,利用假说演绎法组织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亲历发现问题、科学探究、概念形成的过程,有效提升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帮助学生体会科学过程的 严谨与缜密。本节课利用学生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实践经历创设真实、连贯的情境,保证了其认知发展的连续性和课堂的完整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落实了《课程标准》中“教学过程重实践”的基本理念。学生通过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可有效重构科学概念体系,认识或发现科学规律,发展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