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 学校 年级 高一年级课题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结构》第3节的内容,包括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等。在学习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等结构和功能之后,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细胞核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是细胞结构的最后一部知识,学习了细胞核的知识,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会有更全面的认知,确立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辩证观点。同时,为第5章细胞的代谢,第6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做好知识的铺垫。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内容是细胞结构的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细胞核知识比较抽象,在教学中以具体的实例,结合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现细胞核结构图示,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本节课进行了多个实验探究,分析细胞核的功能,活跃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习目标确定1.通过对“细胞核有什么功能”资料的分析和讨论,阐明细胞核的功能。 2.通过阅读教材和绘制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阐明细胞核的结构。 3.通过资料分析、模型建构,结合对细胞整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认同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 4.通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体验建构模型的方法和过程。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任务实施过程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通过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克隆牛”的实例,思考并同桌之间讨论,克隆牛的性状与母牛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说明了什么? 阅读教材的相关资料,思考讨论并回答课本上的讨论问题1 用“克隆牛”的实例,讨论问题交流研讨,引出克隆牛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决定的,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一:细胞核的功能 【布置任务】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4-55页“思考 讨论”栏目;展示每个资料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将学生分为4个组,每组选择1个资料进行探究,分析总结细胞核的功能。 资料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1.核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肤色 2.你认为生物体性状的遗专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 为什么 资料2:蝾螈受精卵横溢实验 1.蝾螈的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与什么结构有密切关系 2.该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的 资料3: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1.哪种细胞结构对细胞的代谢有重要的影响 2.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4:伞澡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1.新的伞帽形成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有关 2.只做嫁接实验能否说明伞帽的形成一定是细胞核的作用 【指导交流】根据各小组分析的情況作出及时的评价和补充。 【小组讨论】结合教师展示的启发性问题,研交流,分析总结每个资料体现的细胞核的功能;推举发言代表,做好小组展示准备。 【小组展示】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小组研讨成果,小组成员补充完善答案。 合作探究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美西螈的肤色主要受细胞核的控制;并受到克隆牛的启发,认为利用克隆技术进行该实验将更有说服力。 合作探究2:蝾螈受精卵横溢实验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离不开细胞核。 合作探究3: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变形虫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细胞核的控制。 通过对一系列实验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精巧之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各个小组的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任务二:细胞核的结构 【过渡推进】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细胞核有如此重要的功能,那么它必然有独特的结构。 【类比推理】依据本章前两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细胞结构和功能关系的认识,类比推理细胞核的结构应具备的特点。 抓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主线,保持学生思隹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布置任务】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56页“细胞核的结构”部分,尝试自己画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指导交流】收集学生所画图中的共性问题,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知识精讲】结合以下两个问题:染色质和DNA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什么关系?利用第6章第1节有关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片,精讲细胞核结构的知识要点。并从生命的物质观、系统观的角度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形成概念 【自主学习】自学教材内容;小组成员之间对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进行研讨交流;画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著名各部分名称 【归纳总结】对比遗传物质和遗传物质的载体概念的不同,理解染色体和染色质两者的关系 遗传信息→DNA→染色质(染色体)→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通过不同概念的对比,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掌握相关知识。 将第6章的图片在此处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井一步的学习埋下伏笔。任务三: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展示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的模型,讲解模型建构的原理、方法。 布置学生课下完成模型制作,下次上课进行展示。 【实践探究】查阅资料,学习模型制作的知识,进行模型制作的设计和分工,利用合适材料动手制作模型。 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物理模型的含义及建构过程。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内容,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帮助学生尝试回忆本节课知识点,明确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有助于系统掌握细胞核的相关知识。板书设计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可无)教学反思与改进“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活动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容易流于形式。本案例中,教师安排生物兴趣小组在课上展示提前制作的模型,讲解模型建构的原理、方法,要求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并利用合适材料动手制作,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让本节的教学内容在课后进一步得到延伸。另外,在对细胞核结构中染色体与染色质这一抽象概念的处理上,利用学生自学、多媒体展示、学生画图等手段,变抽象为具体,突破了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强化了系统观点,能以系统观理解细胞结构为基础去认识自然和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