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物进化的历程》是初中《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物种的延续》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的教学内容。本章安排了“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原因”等四节内容。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进化的证据,了解了生物存在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借助相关视频,再通过分析动、植物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使用“比较”等方法来研究生物进化,讨论得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通过观察“生物进化树”,了解植物和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两个内容。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物进化的证据,了解了生物存在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本节通过分析动、植物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使用“比较”等方法来研究生物进化,讨论得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通过观察“生物进化树”,了解植物和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通过常见的生物化石图片和有关恐龙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生物进化历程的简笔画视频和学生自己制作的生物进化树,使抽象的“生物进化历程”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过程: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比较不同动、植物类群的有关特征,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重点)2.观察生物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重点、难点)二、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漫长和艰辛,养成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教学难点]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难点突破策略:1.通过播放生物进化历程的简笔画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2.通过学生自己绘制和制作的生物进化树,使抽象的“生物进化历程”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小组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的制作、相关视频,学生绘制的脊椎动物心脏结构彩图和制作的生物进化树等材料。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幻灯片展示化石的图片(展示幻灯片2—5)及有关恐龙的视频(展示幻灯片6)导入新课:第一章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板书)展示幻灯片8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探究点一: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导学案上探究点一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中的自学检测1: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自主预习课本13-16页内容,课件展示各植物类群的代表植物,完自学检测:1. 比较四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填写下列表格看谁填的既快又准确!植物类群 生活环境 结构器官的分化情况 进化水平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分析你填写的表格,请你总结: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教师展示幻灯片10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板书:生物进化的趋势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结合幻灯片11、12教师适当地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幻灯片13展示上面表格,学生很容易就得出植物进化的总趋势: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进行点拨:用红圈圈出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三类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受精作用离不开水;种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受精作用脱离了水的限制。教师设问:我们了解了植物进化的趋势,那么动物是按照什么趋势进化的?从而导入探究点一的第二个内容:动物进化的趋势。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彩图,结合幻灯片14,根据目标完成导学案上探究点一自测2:结合多媒体图片和自己绘制的各类动物心脏的结构特点填写下列表格类群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心房、心室(数量)血液循环途径生活环境结论(1) 根据各类动物心脏的结构特点,推测哪类动物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2)分析你填写的表格,你能从中推测出动物的进化趋势吗?3、根据动、植物的进化趋势,归纳总结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小组内交流完成后,让同学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14、15适时地进行点拨、总结。 学生通过学习,很容易就理解动物进化的趋势与植物一样。从而总结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学生回答):教师幻灯片16展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学生齐读,识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探究点二:教师设问:我们了解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那么生物是按照怎样的历程来进化的?从而引入探究点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板书)。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大体解一下生物进化的历程(播放幻灯片17插入的生物进化的历程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结合自己制作、绘制的生物进化树,小组内交流学习,完成探究点二的问题:学习课本15-16页:结合自己绘制的“生物进化树”,小组内交流探究,完成下列问题:(小组未解决的疑惑,全班讨论解决)1、进化树的主干代表什么含义?大小分枝代表什么含义?2、观察“生物进化树”的树根: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起源于 ,后来,根据 的不同,分为 和 两大类群.3、请你用一种简捷的方式分别写出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1)植物的进化历程(2) 动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4、有人说,“生物进化树”还不够全面,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及改进方法学生:小组内交流、合作学习完成后,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幻灯片18—22)及时进行点拨。当堂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当堂训练(基础训练题)。教师幻灯片23展示答案纠错,学生掌握比较好。拓展延伸: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拓展知识(幻灯片24—26),展示种子蕨化石让学生了解种子植物是由蕨类植物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和复原图鸟类了解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鸭嘴兽说明哺乳动物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使学生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理解。课堂小结:教师问:你能说出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回答,教师幻灯片展示课堂小结(幻灯片27)。情感教育:教师问: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你对生物的进化有什么感悟?学生:生物时间很漫长,进化历程很艰辛。展示幻灯片27,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课外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请仔细观察、分析各类生物的进化关系,课下把“生物进化树”进一步补充、完善。附:板书设计:第3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1、 生物进化的趋势2、 生物进化的历程1、植物进化历程2、动物进化历程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我通过常见的生物化石图片和有关恐龙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生物进化历程的简笔画视频和学生自己制作的生物进化树,使抽象的“生物进化历程”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在本节课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1、 由于录像的原因,很多同学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上显得不够积极主动,课堂氛围不如平常上课活跃。2、在小组交流探究的学习中,老师应及时收集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确保学习的高效性,讨论的有效性。3、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对能力提升题目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释疑,效果会更好。附:评测练习:一、当堂训练 (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看谁做得又快又对)1.下列各类植物中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A.原始的裸子植物 B.原始的苔藓植物C.原始蕨类植物 D.原始的藻类植物2.下列符合进化论总结出的生物进化历程的是( )①从简单到复杂 ② 从矮小到高大 ③ 从低等到高等 ④ 从水生到陆生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 )A.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古代哺乳类B.古代 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和哺乳类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4.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A.运动方式不同 B. 细胞结构不同C. 营养方式不同 D.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不同5.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 )A.古代的鱼类 B.古代的两栖类C.原始的节肢动物 D.古代爬行类二、能力提升:1.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 是( )。A.节肢动物 B.爬行类C.两栖类 D. 鸟类2.始祖鸟在进化上是哪两类动物的过渡类型( )A.鱼类和鸟类 B. 两栖类和鸟类C. 爬行类和鸟类 D. 爬行类和哺乳 类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基部是最原始的种类B. 分支越向上,生物越高等C.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D.生物各类群之间是独立的,没有亲缘关系4. 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是( ) A.比较 B.想像 C.猜测 D.实验5.右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C.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D.a一定比c高等6.下图表示植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受精作用脱离水限制的是丁和戊C.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是乙和丙D.具有开花和传粉现象的植物是丁或戊7.人们通常认为大熊猫和小熊猫具有相似的身体结构,亲缘关系较近。而这两种熊猫又与熊和浣熊有相似之处。科学家一直无法确定这四种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人们经过对这四种动物的DNA及其他一些证据的分析, 重新认识了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在大熊猫、小熊猫、熊和浣熊中,大熊猫与 的亲缘关系最近,小熊猫与 的亲缘关系最。PAGE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