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第三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物必修①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2节的内容。学生是在第一节学习了有关细胞膜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它是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基因的表达、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内容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认识系统内丰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探究活动经验。学习积极性高,在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逻辑思维也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完善,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又往往具有盲目性,对探索科学过程、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阐明细胞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承担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以此确定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掌握几种主要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用系统观分析细胞中部分与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能说明细胞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2)科学思维
能够对各种细胞器进行分类和比较,并尝试制作细胞器三维结构模型
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科学探究: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1)通过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的学习认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掌握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生物膜之间的联系,并以此加深对分泌蛋白过程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本节计划用3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主要是学习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为实验探究课: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第3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
六、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设置情境、问题引导、指导合作学习、讲授和演示等
2、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
七、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结构体系
八、教学设计思路
1、文字叙述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细胞基本结构和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对叶绿体等部分细胞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细胞器的种类和名称认识不全,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各种细胞器,认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在此基础上可能会认为各个细胞器是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的,通过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能理解各个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进而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框架图(以第三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合作为例)
九、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教师利用PPT展示上节课已学习过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并提问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什么功能?利用旧知识作为铺垫,自然过渡到新知识,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做到有启而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提问: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
2、问题导学,讲授新课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合作
明确分泌蛋白的概念: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如消化酶、抗体和部分激素等。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所用的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讨论:
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
(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
(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结构。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内加工,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加工,再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能量由哪里提供?
(需要,如核糖体在将氨基酸连接成肽链的过程中就需要能量,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去的过程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是由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提供的)
通过对细胞质各种成分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大部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虽然不同,但他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教师播放分泌蛋白的合成视频,来形象生动的展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并结合书上图示讲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过程,从而明确细胞器之前不仅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各司其职,同时还能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教师提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的膜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不变,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加。
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P53图,许多细胞器都有膜的结构。这些膜都互相作用和联系的。引出生物膜系统的名词。再次回顾蛋白质合成分泌,强调生物膜系统的工作方式。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每种功能让学生尝试举出例子。
功能一:维持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例子:细胞膜、叶绿体的膜等);功能二:许多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生物膜提供了广阔的反应面积(例子:叶绿体、线粒体);功能三:隔开各个细胞器。
教师讲解:生物膜系统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包括:成分,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3、小结课堂,反馈练习
教师总结并概括整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学习,建立部分与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细胞膜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来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思维。
完成P53联系与应用中的概念检测。
十、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完成《师说》上的课后练习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十一、板书设计
3.2.3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
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分泌蛋白:消化酶、抗体和部分激素
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2)过程:
(3)蛋白质分泌相关的膜面积变化的判断
二、生物膜系统
(1)组成(概念):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
(2)功能:三点
(3)联系:成分;结构;功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