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任课教师:第五章 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认同排尿的意义。(2)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描述其他排泄途径,提高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认同排尿的意义。教学重点: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教学难点:2.描述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课前准备:文字及表格资料:①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尿液成分的比较②水分散失途径。③排尿意义探究性问题提示。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展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人体泌尿系统”图片想一想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在人体内的具体位置怎样?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归纳]:肾 —— 形成尿液 输尿管 —— 输送尿液 膀胱 —— 贮存尿液尿道 —— 排出尿液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排泄。2.排泄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合作: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投影出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讨论题。(一)尿液的形成器官——肾脏1、人体的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作用?2、位置:对照图片指出位置3、外形:对照图片描述4、结构:宏观结构:[填图]展示肾纵剖结构模式图。微观结构:肾单位课件展示宏观到微观:肾—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和肾小囊的组成图完成下列探究链:① 肾单位的结构组成?② 描述肾小球是怎样构成的?肾小球的实质是什么?③ 肾小球这个毛细血管球与一般的毛细血管网有什么区别?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有什么特点?④ 注意观察肾小球与肾小囊腔是否相通?肾小囊腔与肾小管是否相通?⑤ 结合肾小体与肾小管在肾的分布特点,解释为什么肾的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小结:肾单位的组成。(二):尿液的形成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过滤进入肾小囊,成为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三):肾单位的血流特点(1)通过观察肾单位血液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探究链:①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②血液在肾单位里经过了几次小动脉?几套毛细血管?③肾单位中的气体交换是在肾小球还是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2)用文字和箭头写出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方向(四)尿的排出:1.尿液是怎样排出体外的?2.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小组展示:点拨提升:排尿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做好泌尿系统的卫生?总结梳理:1、清楚肾脏的结构和位置,明确肾单位的结构组成。2、明确肾单位的血液循环特点。3、确立肾单位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检测反馈:【基础达标】1.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集合管2.原尿与血浆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原尿中( )A.不含葡萄糖 B.含代谢终产物C.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D.含较多无机盐3.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血浆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D.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也减少【能力提升】4.下表为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的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成分 血浆中(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克/100毫升) 尿液中(克/100毫升)水 90 99 95蛋白质 7.00 0.00 0.00葡萄糖 0.10 0.10 0.00无机盐 0.72 0.72 1.50尿素 0.03 0.03 2.00(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二者有什么区别?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板书设计:第五章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作用肾小管 ——重吸收作用尿 —— 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课后反思:生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