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物的特征 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生物的特征 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三方面:
知识目标方面:
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并且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
2、举例并且要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了解生物学科的主要学习范围。
能力目标方面: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方面:
通过生活实践经验中的各种生命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以及生物的六大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
1、植物的呼吸,也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在呼吸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植物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比如卧室中不能放盆栽植物。

四、教学步骤
(一)引言
提问:什么是生物学?生物课我们能学到什么?
学生们阅读第二页文字,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观察法。
观察有时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如: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等,这些仪器设备对我们的观察有什么意义?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应做什么?有什么样的要求?
在观察结束后,我们应如何处理观察结果?
学生讨论:讨论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生物的特征
提问:以你所拥有的知识来说说,什么是生物?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
生物必须具有刚才你们提到的这些特征,如: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生长和繁殖等,但它们获取营养、呼吸等方式是否完全一样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生物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特征是怎样的?
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并回答教师提问:
展示图片一:
动物包括我们人类是从哪里获取食物的?
植物是否也能从外界获取食物?
植物是通过怎样的过程来获取营养物质的?
展示图片二:
通常我们说的呼吸,是指什么?
鲸是从哪里获得氧气的?生活在水中的鱼是从哪里获得氧气的?
植物是否有呼吸?植物在呼吸的过程中,吸入的是什么,呼出的是什么?
是否是所有的生物在呼吸时都需要吸入氧气呢?
总结:
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呼吸,但不是所有的生物在呼吸时都吸入氧气,如:无氧呼吸的乳酸菌。植物在呼吸过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入、呼出的气体刚好相反。
图片三:
人是通过哪几种途径排出废物的?
植物是以什么方式排出废物的?
展示图片四:
斑马和狮子是如何感知外界的刺激的,同时做出了怎样的反应?这种反应对狮子和斑马意味着什么?
含羞草在人碰触它时,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展示图片五:
生物在诞生之后,就开始不断地生长,生物个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就是生物的生长。生物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要进入繁殖。每个个体生物的生命都不可能永存,生命的延续靠的是繁殖,生物都是通过繁殖来使种族延续。如:鸟类的繁殖。
教师总结:
生物区别于非生物,是因为生物都需要营养、需要呼吸、需要排出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除此以外,还需要说明,请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
(三)课堂总结
请同学记忆生物这六个特征。
做课后练习题:
机器人和钟乳石为什么不属于生物?
珊瑚和珊瑚虫之间是怎样关系?珊瑚为什么不属于生物?珊瑚虫为什么喜欢呆在温暖的浅水区域?
(四)课后反思:
生物仅仅只有我们书本上面所说的六个特征吗?有没有其他类型的特征呢?
病毒是不是生物呢?
病毒到底有没有生命特征呢?
总结:病毒是有生命的生物,但是病毒并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绝大多数生物是有细胞结构的,但是病毒除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