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 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2.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了解生物入侵及其危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教学难点:概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四、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其中的乘客。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 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上的垃圾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提示:贴切。但地球这艘“太空船” 乘客越来越多、不能靠岸卸掉垃圾、受到空气污染不能更新等方面不同。说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和当地实际情况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1、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答:我国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原因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提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问题。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总结:为了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计划生育的基本内容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晚婚年龄。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孩子。(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问题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提示:森林是天然氧吧,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和检测大气污染、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消减噪声等功能;滥伐森林会造成绿洲沦为荒漠、水土大量流失、干旱缺水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物种纷纷灭绝、温室效应加剧等问题。(有害)问题5:植树造林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吗?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那些成果?提示:“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目前这一工程累计造林22×106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1/7。植树造林: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改善生态环境。(有益)问题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提示: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2、对植物有危害。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下酸雨,增高大气温度。(有害)问题3: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质,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提示: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应该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放鲢鱼来控制这种藻类的生长。然后,建立一个污水过滤厂,使水源变好,再度使用。(有害)问题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提示:采用毒素的方式捕鸟,主要采用蜘蛛毒,还有就是使用夹套的方式捕鸟。鸟类:消灭害虫——虫灾 ;消灭害兽——鼠害 ;散布种子和传粉——粮食减产。(有害)问题6: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提示:有益:对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保护野生鸟类,珍爱生命。问题7: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主要目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旅游等。(有益)问:你还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补充: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总结: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环境问题主要有:1、森林锐减;2、空气污染;3、水污染;4、臭氧层破洞;5、温室效应;6、生物入侵。各抒己见:面对人类的种种破坏,大自然已向人类发出了黄牌警告,警钟为谁而鸣?为你、为我、为他、为大家……面对地球母亲的呼救,你们有何行动?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评价。【课堂小结】1.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滥砍乱伐 雾霾 乱捕滥杀 水污染 植树造林 保护野鸟 建立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随堂练习】1.当前,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源于( )A.生物入侵 B.火山喷发和地震C.温室效应 D.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 )A.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制约社会发展 C.加快人口老龄化 D.造成资源危机 3.我们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B.晚上习惯将家里每个房间的灯都打开C.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4.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质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5.下面左边所列的做法中,哪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请你判断,并用线段分别与右边的项目相连。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 改善要致富,砍大树 生态绿化荒山,鸟语花香 环境围湖造田,围海造田毁林开荒种粮食用电网捕鱼,能把大小鱼都捕到挖尽甘草和黄莲,用作中药好治病建立自然保护区 破坏看到毒蛇就打死 生态在春夏之交沿海实行“休渔”(禁捕)制度 环境拓展——生物入侵迅速蔓延开来的薇甘菊、“美丽杀手”——地中海实蝇、成群的澳大利亚野兔、肆意蔓延于水面的水葫芦等等。【布置作业】查阅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了解生物入侵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危害。五、板书设计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影响资源、环境、社会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破坏环境: 滥砍乱伐、雾霾、乱捕滥杀、水污染改善环境:植树造林、保护野鸟、建立自然保护区六、教学反思略。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