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
三、教学难点
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课件。
2.学生准备
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想一想,议一议
人体因创伤引起出血,有时只是少量出血,有时是缓慢地流出暗红色的血液,最为严重的是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情况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不同的创伤,伤及的血管不同,出血的情况也不同。这与不同血管中血流状况不同有关。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观察不同的血管及其血流的情况。
进而引出本节课题——血流的管道——血管。
【新课讲授】
(一)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合作探究】
先阅读课本中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然后再进行实验。问题: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
教师强调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总结。
【方法步骤】
1.用浸湿的纱布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应等鱼安定后,再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血液流动情况。
【观察内容】
1.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2.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注意事项】
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小组讨论交流】
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
(提示:可以观察到3种血管,而且血流速度不一样。其中,血流速度较快的是小动脉,血流速度较慢的是小静脉,血流速度最慢的是毛细血管。)
2.在你看到的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呈单行移动的吗?这说明毛细血管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说明毛细血管管径小。)
教师:展示血管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总结。
学生:回答问题。提示:三种不同的血管。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三种血管,即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二)血管
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是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的搏动。
血管分为三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小组合作探究】
1.什么是动脉?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静脉?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毛细血管?有什么特点?
1.动脉
展示动脉和静脉横切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57页最后一段,引导学生结合动脉和静脉横切面,尝试归纳总结动脉的功能、特点和分布。
(1)功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特点: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
(3)分布:一般分部较深处,也有较浅处,例:颈部及腕部内侧。
2.毛细血管
展示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结构图,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58页,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尝试归纳总结毛细血管的功能、特点和分布。
(1)特点:
①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③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功能: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的进行物质交换。
(3)分布: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3.静脉
展示动脉和静脉横切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59页,引导学生结合动脉和静脉横切面,尝试归纳总结静脉的功能、特点和分布。
1.功能: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2.特点:管壁较薄 、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
3.分布:有较深处、也有较浅处,例:手臂上的“青筋”。
思考与讨论:静脉曲张是怎么形成的?
教师:展示静脉瓣活动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尝试说出什么是静脉曲张,并能够解释静脉曲张形成的原因。
1.静脉曲张的定义:如果静脉瓣膜老化失去功能,血流变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静脉就会膨胀,这种情形就是静脉曲张。
2.静脉曲张形成的原因:静脉瓣分布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防止血液倒流。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膜老化失去功能,血液变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导致筋脉膨胀。
(三)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教师:展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引导学生尝试概括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思考与讨论】:
根据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析:血液的营养在哪里最适于交给组织细胞,为什么?
提示:在毛细血管处,因为毛细血管壁极薄,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慢,而且全身除了表皮外,各处细胞的周围都有毛细血管的分布。毛细血管有这些特点,所以它是血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四)三种血管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尝试说出三种血管的关系,列表比较三种血管。
【思考与讨论】:三种血管有什么关系?
教师:展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引导学生概述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2.人体手背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
3.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和静脉
二、判断题
1.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 
2.动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层( )
3.静脉和动脉比,管壁较薄、弹性小所以血液流快( )
4.静脉血是颜色暗红,含养料少的血液( )
【布置作业】
列表比较三种血管。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