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3.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食物的消化过程和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2.难点: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是消化?2.消化系统包括哪些结构?各自的功能是什么?设疑: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怎样被消化的?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消化后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一)食物的消化过程【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别以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为例,依次说明它们的消化过程和产物。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完善和总结。提示: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脂肪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归纳食物的消化过程:1.将食物切碎、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2.食物中的大、小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师讲解: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问:食物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主要在哪里被吸收呢?展示资料和图片:小肠:长度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突起,称为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大肠:长度1.5米,没环形皱襞、没绒毛。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评价。得出结论: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该功能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多种消化液等特点。思考:为什么喝酒伤胃呢?教师讲解: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课堂小结】1.食物消化的过程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随堂训练】1.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 )A.牙齿咀嚼的缘故 B.舌搅拌的缘故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 D.与以上三条都有关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 B.胃液 C.胆汁 D.肠液4.在消化道中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来自(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肝脏 ④肠腺 ⑤胰腺 A.①②③ B.②④⑤C.③④⑤ D.①③⑤5.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类 ④无机盐 ⑤纤维素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②① D.②①③6.右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 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D表示小肠B.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C.曲线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D.蛋白质在口腔就开始被消化【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1.食物的消化过程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教学反思略。酶(胃液、胰液、肠液)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胆汁(肝脏)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