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会描述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2.过程与方法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生活中看没看见过,苹果或者米饭长毛的情况啊?同学们依据课前的学习内容推测一下原因。生:可能是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因。(二)新课讲授1.观察群落师:细菌和真菌的个体非常小,我们很难看到他们的个体,那我们平常看到的是什么?生:是群落。师:真菌和细菌的群落是一样的吗?生:观察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并总结相应特征。师:展示不同菌的菌落。生:细菌菌落:小,大多光滑粘稠或干燥粗糙,黄色或白色。生:真菌菌落:大,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多样。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图片都是将菌放在了培养皿中,这样就可以按照我们的需求培养我们所需要的细菌了。同学们结合课前的调查的资料,小组间讨论一下培养细菌需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生:结合课前调查的内容,在小组内讨论培养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生:配制培养基(含有营养物质)师:我们现阶段所用的的培养基大多是牛肉汁等+琼脂生:高温灭菌:避免杂菌干扰。生:冷却师:不可以随意打开培养皿。生: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生:恒温培养 :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师:按照学生所说的步骤展示相应步骤的操作。并提示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并出示高压灭菌锅和培养皿的图片。生:记住步骤和培养皿和高压灭菌锅的使用的注意事项。师:想一下要是培养细菌需要什么条件呢?生:一定的水。生:营养物质。生:适宜的温度。生: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师: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师: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培养菌的能力,那我们要去哪里去找菌呢?图中的地点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呢?我们应该怎样吧?生:可以利用实验探究法。师:那这次的探究的问题是怎样的?生:不同环境里都有细菌真菌吗?生:马路上的细菌真菌比草地多吗?生:池塘里有细菌吗 师:我们将所有的地方都产生疑问?那我们应作出怎样的假设?生:假设不同环境里都有细菌真菌?生:假设马路上的细菌真菌比草地多?生:假设池塘里有细菌?师:问题和假设我们都确定好了,下面我们就可以实施你们的测定计划了。同学们我们在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呢?生:不要随意打开培养皿。生: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面。生:本次检测空气中有没有细菌。生:两套培养皿都放在恒温条件下培养。师: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生:因为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和真菌的孢子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师: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师:第三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生:相当于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师: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生: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如手机、百元大钞上附着的细菌和真菌较多。师: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为什么?生: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生:存在,因为对照组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师:展示实验结果,表示任何地方都存在细菌。且不同的地点的细菌和真菌的含量是同的。师:每个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适应环境,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什么呢?生:水分。生:适宜的温度。生:有机物质。生: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师: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三)课堂练习:1.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这说明古细菌具有非常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火山爆发也未能使它们灭绝。同时也说明了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2.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炎的人也较多,这是为什么?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脏鞋就容易长霉,这是为什么?答案:①因为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宜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吃了变质的食物就容易患肠胃炎。②洗净晾干的衣服干燥,缺乏营养物质,这种环境不适合真菌繁殖,所以不会发霉;反之脏衣脏鞋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就容易发霉。3.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答案: 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的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下生存,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故前面的内容可以利用图片或标本直观教学,节省时间安排讨论探究计划。讨论前,教师要强调实验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实验目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免学生讨论时偏离主题。(五)作业布置:完成配套作业五、板书设计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 观察菌落二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