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一、课程标准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二、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举例说出栖息地的不同特点。2.结合生活常识,列举栖息地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3.通过资料分析,了解栖息地被破坏的原因及对生物的影响。4.通过阅读资料,阐述生物圈的范围和组成。5.通过观看生物圈‖视频,认同生物圈是我们的共同家园,畅谈为保护地球我们的做法,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三、即时性评价1.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若全班60%以上同学能通过小组讨论说出小清河流域的淡水湖泊和湿地两种栖息地中的3-5种生物,大致描述出两种栖息地不同特点,即合格。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过程和表达情况,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若所有同学积极参与,80%以上同学能列举出栖息地能为生物生存提供水、空气、光等必要条件,即为合格。3.通过观察小组讨论过程和表达情况,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若所有同学积极参与,80%以小组能较表述出栖息地被破坏的原因及对生物的影响,即为合格。4. 通过畅所欲言环节,检测检验学习目标4的达成情况,若70%同学能表述合理可行,且大方得体,即为合格。5.通过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谈论过程和表述状况,检验学习目标4的达成情况,若所有同学积极参与,60%以小组能准确地表述出生物圈的范围和组成,即为合格。6.通过巩固提升检测目标1、2、4的达成情况,80%全对,即为合格。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2. 阐述生物圈的范围和组成。教学难点: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家家泉水入清河,千里长流到海波”,这就是哺育了济南的小清河,小清河贯穿济南东西,可以说是济南的母亲河,对济南的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们北园地区,这曾经是小清河附属流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与我们祖祖辈辈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清河。(二)新课讲授:探究活动一:忆小清河之美 那片肥美的栖息地1. 观看视频《祖辈的小清河》,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考:(1)在上世纪50年代的小清河流域的鹊山湖淡水湖栖息地和湿地栖息地分别生活着哪些生物?(2)鹊山湖淡水湖栖息地为生物的提供了哪些必须的生存条件?(3)鹊山湖淡水湖栖息地和湿地栖息地有什么不同特点?小组合作讨论,结合观看视频,各组组员各抒己见,谈论上面问题,学科长做好记录,组员做好发言准备。2.思一思 从特殊到普遍观察课本P8上图1.1-6尝试说出图中四种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抢答◆小结1: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生物。栖息地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评价一: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若全班60%以上同学能通过小组讨论说出小清河流域的淡水湖泊和湿地两种栖息地中的3-5种生物,大致描述出两种栖息地不同特点,即合格。评价二:通过观察小组讨论过程和表达情况,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若所有同学积极参与,80%以上同学能列举出栖息地能为生物生存提供水、空气、光等必要条件,即合格。过度:警钟长鸣栖息地是生物生存的“温暖的家” 然而如果这些家园被破坏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探究活动二:感小清河之伤 悲栖息地被破坏1.资料重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小清河沿岸裕兴化工厂,造纸厂等纷纷建起,过度用水,并将未处理的污水大量排放到小清河中,小清河中鱼虾绝迹,小清河中河水臭气熏天,变成“小黑河”“小臭河”,淤泥堆积成2-3米,村民不能再以小清河水作为水源,河边垃圾堆积成山,污水随意排放,致使小清河变成了臭水沟,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曾经碧波跌宕的北园生态湿地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自古就在此栖息的白鹭被迫迁徙到30里外的南部山区,喜欢安静的它去只能与喧嚣的楼宇为伴,它从远古飞来,却在二十世纪末期的济南转变身份,从“水中鸟”变成“山大王”,没有人知道它们是否还记得那个天堂般的北园湿地,是否怀念那个鱼虾肥美的小清河。小组合作讨论合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并做好记录和发言准备。(1)造成小清河污染的因素有哪些?(2)小清河被污染对其生存的生物有那些影响?(3)小清河的污染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4)你还能列举哪些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例子?2.深度震撼——栖息地被破坏资料一: 生物的天堂———森林面积锐减森林是全球50%~90%陆生生物的家园,但森林面积的锐减,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森林仍保持着较大面积和相对自然的生态系统。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16.55%。资料二:肆虐的偷猎,让南非犀牛再次陷入灭绝边缘5亿年前,犀牛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它们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目前,世界上仅有五种犀牛,其中三种濒临灭绝。它们都在遭受着偷猎的威胁,犀牛角的市场主要在亚洲地区。南非犀牛偷猎愈演愈烈进入2017年以来,此处已成为南非犀牛偷猎活动的频发地,成为大量偷猎者的目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142只犀牛被猎杀,。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非洲现存的犀牛总数在20000-21000只之间,濒危灭绝,然而盗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资料三.月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丰收渠水污染严重,导致野生鱼大量死亡。2017年3丰收河渠看到水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据知当地村民说,河内污染严重,是因为当地的一些企业偷排污水造成的。是水生生物生存的介质,当水受到污染,就会危及到水生生物生长和繁衍,原有18个鱼种,其中8个鱼种现已绝迹。资料四:济南:外来物种泛滥,巴西龟横行大明湖大约七八年前,大明湖景区出现巴西龟,当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景区越来越意识到巴西龟的可怕之处,“它们什么都吃,巴西龟是肉食动物,喜欢吃鱼卵、小鱼。”据景区保卫科负责人杨先生介绍,巴西龟已称霸大明湖西南门附近的莲花池,池内鱼类特别少, 过去大明湖盛产石龟,大的足有面盆大小,近几年石龟越来越少了。巴西龟繁殖力强,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中国任何本土龟种。把它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严重威胁本土生物生存,使济南大明湖生态链遭威胁。评价三:通过观察小组讨论过程和表达情况,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若所有同学积极参与,80%以小组能较表述出栖息地被破坏的原因及对生物的影响,即为合格。探究活动三:畅小清河之歌 我爱我家,保护栖息地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关爱地球,保护环境,付诸于实践组内结合课前搜索资料,谈一谈小清河治理过程和小清河发展现状。说一说为保护生物的家园,我们该如何做。根据小组代表表述,进一步结合图示适时拓展,丰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感官认识,学生深刻感受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不要性。评价四:通过畅所欲言环节,检测检验学习目标5的达成情况,若70%同学能表述合理可行,且大方得体,即为合格。过度:多种多样的栖息地和它们当中的生物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的地球家园——生物圈。探究活动四 认识生物圈 我爱我家,保护共同地球家园自主阅读课本P8材料,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1.什么是生物圈?2.生物圈由哪几部分组成?3.生物圈的厚度是多少?绝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圈层厚度是多少?组内选定一名组员作为小先生,借助课本图示,为其它组员讲解,持有不同意见者可以补充。评价五:通过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谈论过程和表述状况,检验学习目标4的达成情况,若所有同学积极参与,60%以小组能准确地表述出生物圈的范围和组成,即为合格。(三)课堂练习:1.生物体的性状指的是生物体的( )A.形态特征 B.生理特征 C.结构特征 D.以上三项都是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统称为性状,所以选D。1.请把下列生物与其栖息地用线链接起来:仙人掌 南极冰原鲫鱼 高山竹林鲨鱼 淡水湖泊大熊猫 松林果园企鹅 沙漠灰喜鹊 海洋解析:在不同栖息地生活着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圈层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C.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D.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故C选项错误。3.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①阳光 ②空气 ③水分 ④营养物质 ⑤适宜的温度 ⑥一定的生存空间 ⑦土壤A.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土壤只是陆生生物(如绿色植物)的立足点,因此不是生物生存必须的基本条件。评价六:通过巩固提升检测目标1、2、4的达成情况,80%全对,即为合格。(四)课堂小结:概念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情感提升同学们,我们身边就是小清河,这条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小清河,它滋养着富足和希望,它就是我们地球母亲的一个缩影,从清澈到污浊,它曾经走过无助的血泪史,我们不希望这种先发展再治理的悲剧再次重演。同学们,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我们人类自己!(五)作业布置:1.完成配套练习。2. 小组选择课题调查研究: 到社区或者郊外选择某一受到威胁的生物的栖息地,调查该栖息地内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变化趋势,以及周围哪些因素威胁到这些生物的生存,采取哪些可行的措施可以有所改善,将好的建议形成书面材料,呈报给有关环保部门,并就环境保护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选做)七、板书设计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