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与思考,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通过实例概括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3)通过分析资料,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转基因鼠的资料,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2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我国首例用成年牛体细胞克隆出来的五头小牛的图片,提问:右图所示的五头牛,是我国首例用成年牛体细胞克隆出来的,它们几乎一模一样。它们为什么长得如此相像呢?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思考,找到关键信息,回答问题:因为它们都是用一头成年牛体细胞克隆出来的,遗传物质相同。
教师评价总结:五头牛都是由一头成牛的体细胞克隆来的,遗传物质一样。
教师提问: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像父亲,哪些特征像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都不相像?为什么会与父母既像又不像呢?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展示一窝小猫的图片,问:右图是一只母猫生的一窝小猫,它们彼此之间各有相同和不同的特征。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继续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在我们刚刚讨论的现象中,孩子有些地方像妈妈,有些地方不像;一只母猫生的一窝小猫,它们彼此之间各有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在生物学上,这些属于遗传和变异现象。
【新课讲授】
(一)遗传和变异
教师提问:根据刚才的例子和已有知识和经验,你们能总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吗?
学生思考回答:
1.遗传
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
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教师提问:请判断下列实例属于遗传还是变异?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3)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学生回答:(1)遗传;(2)变异;(3)变异;(4)遗传。
教师讲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来实现的,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二)生物的性状
教师提问: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子代的性状与亲代的性状有关吗?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1.观察几张图片中表示的生物性状。
展示图片: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兔的黑毛与白毛、鸡的玫瑰冠与单冠、人有不同的血型、苹果有不同的味道。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2.小组成员相互观察对方的下列性状。
耳朵是否有耳垂?
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
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
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
讨论:1.试着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教师提示: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兔的黑毛与白毛、鸡的玫瑰冠与单冠属于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人有不同的血型、苹果有不同的味道属于生理特性,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属于行为特征。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讨论分析,归纳概括:
1.性状
性状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讨论:2.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学生回答: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答案,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讲解: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学生总结相对性状的概念:
2.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师提问:
1.请判断下列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展示兔子杂色毛和老鼠棕色毛的图片)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因为兔子和老鼠不是同种生物。
2.(展示两只小狗的图片)请找出图片中的相对性状。
学生思考后回答:狗的皮肤有褶皱和无褶皱,狗的毛色棕色和黄色。(可能还有其他答案,教师给予评价。)
3.每种性状都只有两种表现形式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并举出实例证明。
教师总结:生物的相对性状并不仅是同一种性状的两种表现形式,而是多种表现形式,它们互为相对性状。例如,兔的毛色有很多种,郁金香也有很多颜色。
讨论:3.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
学生回答: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不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肉眼仅能观察到某些形态结构、行为特征,而无法观察到生物的某些生理特点。
讨论: 4.任选上述一种性状,看看你与父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看看你与父母的父母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如果父母的性状在我们身上体现,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可遗传的;若不同,说明生物的性状存在变异。
教师提问: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呢?
(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资料分析】
教师展示转基因鼠的启示资料,并讲解转基因鼠的获得过程。
讨论:
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学生讨论回答: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这项研究说明了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学生讨论回答:控制性状的基因。
教师总结:像资料中这样,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也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可见,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师展示图片(转基因蓝玫瑰、荧光猪、转基因制药),如今转基因技术在动植物培育、生产药品等领域被广泛的应用。
教师展示萝卜的地上部分(绿色)和地下部分(白色)的图片,提问:说明生物体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回答:环境因素。
教师总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的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课堂小结】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基因控制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生物的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堂训练】
1.一只雌猫产下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了生物体具有(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2.孩子有许多特征像父母,主要原因是( )
A.与父母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
B.与父母吃的食物大致一样
C.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
D.长时间由于父母的熏陶
3.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人的身高和体重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
4.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不同的性状
B.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不同的生物
C.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5.如图表示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结果使出生的转基因鼠比普通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个体大1倍,请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上研究过程利用的技术叫( )技术。
(2)图中B显示,将获得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体内,你认为注入的部位应该是( );最终受精卵在小鼠的( )内发育成新个体。
(3)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
(4)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五、板书设计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基因控制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生物的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反思
略。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