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植物的生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1 植物的生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一、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
2.通过观察与思考和联系生活实际,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列举无性生殖的常见类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尝试扦插或嫁接植物,培养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描述并比较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认同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2.教学难点
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三、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见过竹子开花吗?在大熊猫的栖息地,大片竹子开花,会危机大熊猫的生存,这是为什么呢?很少开花的竹子是如何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的呢?
学生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交流回答自己的想法。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评价和鼓励,并给出解释:竹大部分时候进行无性生殖。竹鞭有节,节部有芽和退化的叶,并可生根。有的芽长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茎干并逐渐成竹。竹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种子。开花后的竹林会大面积死去,种子会繁衍成新竹林。在新旧竹林交替之际,以竹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会发生食物短缺,危机大熊猫生存。
【新课讲授】
(一)有性生殖
问: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哪些过程?
2.花的主要结构有哪些?在生殖中有什么作用?
知识回顾:1.被子植物的一生
学生看图回忆: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
知识回顾:2.花的结构
学生观察图片并说出桃花的基本结构,回答: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知识回顾: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学生回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教师给予补充:雄蕊的花粉粒落于雌蕊的柱头上,在柱头所分泌的粘液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达到胚珠。当花粉粒破裂释放出精子后,精子顺着花粉管进入雌蕊的子房,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使命,因而纷纷凋谢,唯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内部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一填: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花的结构以及填写的被子植物有性生殖图解归纳概括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意义:
1.有性生殖的概念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有性生殖的意义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二)无性生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与思考”的相关内容,讨论交流相关问题,归纳概括出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
观察与思考:
竹子开花较为少见,但它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编(地下茎),竹编分节,节上的芽发育为竹笋,竹笋长成新竹。
椒草的叶柄处能发出芽和根,从而长成新植株。马铃薯块茎的一个个芽眼里会发出芽来,把它切成带芽的小块,种植下去就可以长成马铃薯的植株了。
讨论:
1.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还有哪些植物以类似的方式生殖?
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苹果的嫁接、柳树的扦插、花卉的组织培养等。
2.许多植物既能有性生殖,又能无性生殖,这种特性有什么适应意义?
植物生殖多样性使得其更适应环境,以保证种群的延续。
1.无性生殖的概念: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意义:
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问:你知道哪些无性生殖的实例呢?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并补充。
用根繁殖的植物:地瓜、大丽花等;用茎繁殖的植物:马铃薯、藕、竹、百合、仙人球等;用叶繁殖的植物:落地生根、五彩椒草等。 
教师提问:无性生殖具有什么优势呢?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繁殖迅速、保持亲本优良特性。
三、无性生殖的应用
1.扦插
教师展示扦插过程图,学生归纳总结扦插的概念。
(1)概念:
剪取一段枝条,将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在适宜温度下,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长成一个新个体。
(2)实例:
常用扦插茎的方式繁育甘薯、葡萄、菊、月季等新植株。
教师提问:扦插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呢?
学生根据扦插的概念以及生活经验回答:插条生根发芽。
(3)扦插成功的标志:
插条生根发芽。
教师提问:扦插需要哪些环境条件呢?要选择什么样的枝条进行扦插?
联系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回答:需要一定的光照、水分,适宜的温度等;要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保留一定的芽和幼叶,提高扦插的成活率。
(4)扦插的条件
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湿度、水分等;
内部条件:枝条健壮、有芽。
教师提问:观察图片,为何扦插枝条的下方切口是斜向的呢?为什么要去掉上一节的部分叶片和下一节的全部叶片?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可能回答出:茎下方切口是斜向的,增加吸水面积;去掉上一节的部分叶片和下一节的全部叶片,可减少蒸腾作用。
扦插的注意事项
①茎下方切口是斜向的,增加吸水面积。
②去掉上一节的部分叶片和下一节的全部叶片,可减少蒸腾作用。
嫁接
展示嫁接过程图,学生归纳总结嫁接的概念。
概念:
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实例:
柿树、苹果、梨、桃等。
教师布置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
讨论:
(1)何为接穗?何为砧木?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2)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成活之后的新个体像砧木还是接穗?
使形成层紧密结合;像接穗。
组织培养
利用组织或细胞快速发育成新植株。
教师展示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
【课堂小结】
教师布置任务:尝试列表比较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比较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相同点:都能繁殖产生新个体
不同点: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遗传双亲特性,繁殖速度慢,常见类型为种子生殖。无性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遗传母体特性,繁殖速度快,常见类型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随堂训练】
1.下列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水螅的出芽生殖 B.土豆用块茎繁殖
C.真菌散发孢子 D.水稻产生种子
2.烟台素有“苹果之都”和“月季之乡”的美誉。繁育苹果和月季的方法通常是(  )
A.嫁接和扦插 B.嫁接和压条
C.组织培养和扦插 D.杂交和组织培养
3.柿树常以黑枣作为砧木来嫁接繁育,接穗上结出的果实是(  )
A.柿子 B.黑枣
C.柿子与黑枣数量各占一半 D.柿子与黑枣结合形成的新品种
4.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由单一亲本完成的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是否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并相互结合 D.是否产生生殖细胞
5.下列有关植物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马铃薯切成带有芽眼的小块来种植,利用了植物无性生殖的特性
B.桃树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并结出种子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植物的无性生殖有利于加快繁殖速度和保持母体性状的稳定
D.只有马铃薯能进行无性生殖,其他植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
6.如图表示的是植物常见的生殖方式,请回答:
(1)A、B、C所示的生殖方式,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____,其中A为压条,B为_______,C为________。
(2)图C的生殖方式又主要分为两种,_________图为枝接,__________图为芽接,如_______、________(填写植物名称)等植物都可运用这种生殖方式进行繁殖。
(3)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
课后实践:你想亲自动手,扦插或嫁接花卉经济作物或果树吗?试试吧!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一、有性生殖
1.概念: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意义: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二、无性生殖
1.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意义: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三、无性生殖的应用
1.扦插
2.嫁接
3.组织培养
教学反思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