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乌鲁木齐地区中学生物学精品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参考模板基本信息 章节、课题名称 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分册(模块) 必修二 授课时数 一节姓名 教龄 职称 所属学校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的描述对本节课课标要求是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人教版必修二第5章第2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道了生物在繁殖的过程中,基因本身会发生改变,基因的重新组合也会使后代产生变异。通过新闻报道顺理成章的进入染色体变异的学习。并且该部分与前面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共同构成了生物可遗传变异,共同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该内容是以基因在染色体上以及基因突变为基础的。而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与人类遗传病有关,“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单倍体、多倍体育种关系密切。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知识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染色体变异结构变异:缺失、增加、到位、易位数目变异各别染色体增减染色体成倍增减单位: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从内容上看,生物的变异现象学生并不陌生。通过第四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首先与遗传物质有关,其次与环境有关。学生不明白的是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从学生的思维水平上看,高二的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及表达的能力比较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不够缜密,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果蝇染色体模型分组,能够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2、通过列举实例,学生能够区别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3、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够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基本类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构建模型,逐步养成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这几个概念的辨析,逐步养成分析比较能力、归纳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多姿多彩,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巧妙地利用生活实例及染色体对比图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染色体的概念利用开展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总结。 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通过蜜蜂家族相关资料及花药离体培养的讲解一一揭开难点。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简要阐述“染色体变异”涉及的概念多又抽象,笔者打破教材的呈现顺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创设情境,采用探究型教学策略,以突破概念教学中学生死记硬背的瓶颈制约,努力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主动参与到概念的形成、分析、辨析和运用中来。 1.设计学生模拟活动,通过动手实践和积极的思维体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整合图文材料,引导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来源及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以期进行深入的思维探究。 3.注重知识的应用,关注染色体变异与人体健康及育种的联系,加强同现实生活的联系,促成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和自然。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一、导入新课染色体变异 播放一段染色体变异的病例。 河北邯郸一位患者日前被发现多条染色体结构改变,其异常核型,经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鉴定为“世界首报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多条染色体发生结构改变且能生存者十分罕见。染色体异常发生几率在世界范围内约0.75%。这些异常核型无法修复,并终身携带。遗传学专家说,染色体变异的人是进化失败的产物,人类也无法沿着这些变异的方向进化,因为他们基本不可能有后代。 观看视频 思考并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 以上所报道的患者,就是因为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而导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些种类?每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对其上的基因有哪些影响?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讨论。 学生认真阅读,组内讨论。举手回答。 种类:染色体片段:缺失、增添、易位、到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基因数目、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最终生物性状改变,甚至死亡。 考察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及时突破 给出一道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关的习题。 讨论,举手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点。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种类 播放智障“天才”舟舟的视频 这是一位指挥家正在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他是一位先天愚型患者,他更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指挥家,他的每一场指挥都博得全场的喝彩。每个生命都有精彩之处,都值得我们尊敬!他的这种病也是因染色体发生异常而导致的。那么他的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异常呢? 展示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和先天性愚型患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的对比图. 问:正常人体细胞中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 问:先天性愚型患者染色体组成与正常人有何不同? 继续播放相关资料: Turner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又称特纳氏(Turner)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疾病。本征在1959年被证实系因性染色体畸变所致,因为Turnet曾在1938年首先报道,故又称Turner综合征。 展示正常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和Turner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的对比图 问:Turner综合征患者染色体组成与正常女性有何不同? 展示先天性愚型患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和Turner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的对比图找出特点. 问:这是染色体什么方面的变异 (总结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继续给出染色体加倍后的草莓和野生状态下的草莓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有什么不同? (总结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观看视频 思考并继续探索新知。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总结染色体数目变异。 学生回答染色体加倍。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图片比较,学生自然的认识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通过图片比较,学生自然的认识以染色体组的形式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组概念的学习 此刻你们想问老师什么问题?进入染色体组的学习。 合作探究一:染色体组 给出雌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要求学生构建精子与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教师总结:精细胞卵细胞中存在的这样一组染色体组成我们称之为一个染色体组 问:这些染色体组有什么特点?他们是一组什么样的染色体? 总结: 从染色体构成的角度看: 1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2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这样的分组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何影响?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染色体组中基因组成。 思考:与体细胞相比,染色体组中基因的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基因的种类呢? 总结:果蝇体细胞中的基因可以控制果蝇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由于染色体组中的基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一个染色体组也可以控制果蝇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对染色体组的概念进行补充。 【进一步探究】 摆出几种染色体组成,让学生思考是不是一个染色体组。 两个染色体组互换一条同源染色体。 将一组中的一条染色体移向另一组。 这样得到的两组染色体是否是染色体组! 总结: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含几个染色体组。 2、染色体数目等于染色体总数除以染色体形态数 什么事染色体组? 按要求将果蝇的染色体模型进行分组 小组活动展示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回答。 总结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完善染色体组的概念。 总结出判断染色体组数的方法。 鼓励孩子主动动脑提问。 即复习了减数分裂又得出了染色体组的概念 真正体会“染色体组”是人们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对染色体进行的分组。 在了解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构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基因组成,理解染色体组的功能。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及时突破 给出练习 学生举手回答 巩固概念二倍体、三倍体、多倍体概念的学习。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得知果蝇精子卵细胞中各有一个染色体组,那么果蝇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引导学生常识回答什么叫二倍体? 多媒体播放有关蜜蜂的小资料:工蜂,其实就是生值器官没有发育完全的雌蜂。工蜂与蜂王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它们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32条染色体。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关键就在于蜂王的作用。蜂王浆含有促进卵巢发育的生物激素,工蜂就是因为缺少这个激素,导致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到限制,失去生殖机能。 根据所给材料要求学生尝试完善二倍体的概念。 出示概念,正确表述: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在自然界中,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均是二倍体。 问题2:那么有三个的呢?有更多个的呢? 师生归纳总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三倍体,比如香蕉。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四倍体,比如马铃薯。多倍体在植物中广泛地存在着,在动物中比较少见它们又称为多倍体。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讨论回答 尝试回答 进入下一个内容的学习 总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逐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多动脑子单倍体的学习 自然界中有没有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呢?继续给出蜜蜂家族相关小资料:蜜蜂中的工蜂和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而雄蜂由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因此,雄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工蜂 和蜂王的一半。 提问:学生从资料里获取了生么? 提问:雄峰的体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几个染色体组?说明原因。 提问:什么叫做单倍体? 设问:单倍体体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吗? 继续给出花药离体培养有关资料。 归纳单倍体的概念: 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归纳总结:判断是单倍体还是多倍体关键是看发育的起点是来自于配子还是受精卵。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尝试回答 理解单倍体的概念。 完善单倍体概念,及时消除学生片面的错误的理解。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学生总结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结构变异:缺失、增加、到位、易位数目变异各别染色体增减染色体成倍增减单位: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教学 特色 教学特色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我觉得本节在细节问题上处理较好的是: 1、染色体组的概念。本人摒弃了老师干讲的单一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构建果蝇染色体物理模型,使学生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在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后,突破了对核心概念——染色体组——的理解。最后又设置了相关的巩固练习进行巩固,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以上的模型、蜜蜂家族相关资料、及花药离体培养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一次次产生认知冲突,一次次纠正错误,步步深入,层层推理得出单倍体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较薄弱,教学时应注意由浅入深,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第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