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四章 免疫调节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学习目标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010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生命观念、社会责任)···问题探讨某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可是没过一两个月,她患流感了;而她听说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终生就不会得麻疹了。她对此很困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讨论: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起到预防作用呢?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该同学注射的流感疫苗所预防的流感与她所患的流感可能不是同一个类型的,所以没有起到预防作用。在人类的历史上,传染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而免疫学正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现在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疫苗的发明和应用,就是典型的例证。天花病毒患者黑死病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患者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所以称为“黑死病”。严重毒血症状、皮肤成批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痂、脱痂,遗留痘疤。重型天花病人常伴并发症是天花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新课讲授一、疫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疫苗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有关疫苗的研制,开创了科学地进行免疫接种的新时期。之后,许多研究者针对不同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病原体进行研究,研制出许多疫苗。疫苗通常是用灭火的活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定义种类①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接受者为健康个体或新生儿②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患病的个体,接受者为患者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记忆细胞、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免疫相关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从而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维持较长的时间。原理到目前为止,疫苗仍是人类发明的对抗传染病的一件有效的武器,而且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意义实例梅艳芳,香港著名女歌手,被称为乐坛大姐大,因患宫颈癌于2003年12月30日不幸逝世,逝世时年仅40岁。2006年,HPV(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获得美国的批准。该疫苗可以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在人类研发癌症疫苗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根除了天花这种传染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等的研制。2018年5月,我国首个人和动物的DNA疫苗获得新兽药证书,用于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疫苗。这种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未来将有广阔的前景。思考·讨论结合自己的疫苗接种经历,讨论以下问题。1.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烧或其他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2.有人认为,接种多种疫苗很麻烦,应该设计一种用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这种想法可行吗?请谈谈你的理由。疫苗通常是用灭火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的疫苗作为外来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有些疫苗尤其是减毒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相对强烈,能引起可感知的反应。这种想法是可行的,因为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不同疫苗可以引发不同的免疫过程,产生不同的记忆细胞。理论上,制备联合疫苗时要保证其中含有不同的有效抗原成分。临床应用中已有不少联合疫苗,例如,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还有麻疹、风疹二联疫苗,流行性脑膜炎二价疫苗等。是否能够设计出许多种疾病(具有与它们相关的多个抗原决定簇)的一种疫苗呢?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会遇到很多困难。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特异性。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疫苗的应用是人们根据免疫反应的规律来设计的,这样可以促进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护人体健康。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的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改进,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已扩展到许多非传染病领域,而且已经出现了治疗性制剂。二、器官移植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作器官移植。随着器官保存技术和外科手术方法等的不断改进,以及高效免疫抑制剂的陆续问世,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治疗多种中药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器官移植依旧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定义思考·讨论资料1 人类很早就尝试做器官移植以挽救一些病人。1901年,法国医生卡雷尔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肾移植这种手术,在同种异体之间从来还没有成功过。"1952年,法国另一位医生为一位16岁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亲的一颗肾,然而这凝结着伟大母爱的肾只存活了22天。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及希望资料2 据媒体报道,瑞金市3岁男孩张某身患白血病。幸运的是,张某的骨髓与父亲的骨髓配型成功了。而身在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李某却没有那么幸运,与其亲属的骨髓配型均没有成功。思考·讨论资料3 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的调研结果显示,全球一年实施了12万例器官移植手术,而这只能满足不到10%移植需求者的需求。另有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实施器官移植手术突破1万例(其中肝移植2000多例、肾移植5000多例),位居世界第2位,但2015年肝移植需求者新增4000多人,肾移植需求者新增了1万多人。思考·讨论资料4 据媒体报道,2015年,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培养出具有单个腔室结构的迷你跳动心脏(相当于成人心脏的千分之一);2017年,研究人员又利用干细胞成功培养出了人类胚胎期的结肠组织,培养成熟后,它与人体的肠组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你还可以搜集到更多的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的研究进展的报道。科研人员培育出的人工心脏(红色为心肌细胞,绿色环是一类结缔组织)讨论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可能主要是没有考虑免疫排斥问题。讨论2.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3.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都要先进行配型,这是因为,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越一致, 在进行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就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如果配型不合适,发生排斥的可能性就大,就不适合移植。4.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需要在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与预防感染之间寻求平衡,并尽量使运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避免接触病原体,或通过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1)化学本质: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位于细胞膜上,这是一种特异性糖蛋白。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HLA)(2)特点:除了同卵双胞胎外,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器官移植的关键取决于供体与受体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存在的问题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等。知识延伸骨髓移植需要骨髓提供者提供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是通过大剂量化疗,大量破坏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后,把健康人或自身已缓解的骨髓移植给患者,使其造血细胞持久地在患者骨髓腔内分化增殖,从而恢复其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过程。骨移植是目前根治白血病最先进的方法。骨髓移植分为自体(身)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两大类,在做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前,需做组织配型等有关试验,以选择供者。1.HLA主要分布在巨噬细胞上( )基础检测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3.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有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等( )√√三、免疫学概念免疫预防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如伤寒菌苗、卡介苗如乙脑疫苗、牛痘苗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如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类 毒 素:新型疫苗:人工主动免疫抗原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如白喉抗毒素人工被动免疫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种类通过免疫预防,人们能预防多种传染病,但是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正常来讲接种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传染病,而且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还可能发生变异。如流感病毒。免疫诊断(抗原、抗体诊断技术)(1)原理: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2)操作及现象抗原和相应的抗体之间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反应还能在体外进行。如抗原、抗体间发生了特异性结合,则可观察到凝集、沉淀等反应现象。(3)实例: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免疫治疗(1)定义: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2)种类①免疫增强疗法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有的肿瘤的免疫治疗旨在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依靠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和肿瘤组织②免疫抑制疗法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常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及防止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器官移植。思维导图适时接种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下列关于HPV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HPV疫苗属于天然免疫B.接种的HPV疫苗属于抗体C.HPV疫苗能引起特异性免疫D.天然HPV即可作为HPV疫苗基础检测C4.4 免疫学的应用课题 4.4 免疫学的应用 单元 第四章 学科 生物 年级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及器官移植。2.疫苗、器官移植、免疫诊断及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历程及资料。3.增强疾控意识,激发积极参与全面健康生活宣传的社会责任。重点 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难点 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器官移植与组织性抗原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一针两针三针新冠疫苗有哪些异同》 课前查阅资料,观看视频。 联系生活实例,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人们对疫苗的认知情况,并认识国家的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 问题探讨某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可是没过一两个月,她患流感了;而她听说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终生就不会得麻疹了。她对此很困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起到预防作用呢?提示: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 该同学注射的流感疫苗所预防的流感与她所患的流感可能不是同一个类型的,所以没有起到预防作用。一、疫苗播放视频《疫苗是怎样起作用的》小组讨论,分析疫苗的发明历程:牛痘接种法:牛痘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牛奶厂挤奶女工感染过牛痘后,就不再患天花。牛痘症状在她们身上仅表现为手上出现一些脓疱,间或伴随一些轻微的不适。小组讨论,问题探究:为什么牛痘接种能够替代人痘接种?提示:牛痘和具有与人痘相同的免疫原性(抗原结构)、而且更安全。结合免疫机理回答:牛痘病毒和人的天花病毒是不同的病毒,为什么可以在人体内激发相同的免疫反应呢?知识点梳理:1.概念: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2.2006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3.2018年5月,我国首个人和动物的__________获得新兽药证书,用于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4.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__,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疫苗的应用是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来设计的,这样可以促进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护人体健康。5.疫苗分类疫苗一般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6.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接受者为健康个体或新生儿;7.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接受者为患者8.根据传统和习惯,疫苗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毒素、亚单位疫苗(含多肽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9.按照生物制品通常的分类,用于____________、疫苗和类毒素。10.菌苗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11.疫苗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12.类毒素是将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处理,使其失去毒性,而仍然保持着_________的制品。用于被动免疫的有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13.预防接种及原理预防接种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之一,是针对传染病的易感人群,目的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_______________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制剂。14.免疫治疗:重在“治疗”,注射物是_____________等,目的是“立竿见影”地直接消灭病原体。15.免疫预防指___________________,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治疗指________________,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激素、细胞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16.界定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比较时间注射的物质目的免疫预防病原体感染前的预防疫苗(经处理的抗原)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免疫治疗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抗体、细胞因子、血清等直接注射免疫活性物质,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旁栏思考题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为什么?提示: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含有的抗原。因此,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 如蛋白质、多糖荚膜类)及其产物制备疫苗。随着免疫学、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疫苗也已经在临床中使用。思考与讨论1.以某种你熟悉的疫苗为例,和同学们交流它的作用。提示:学生能说出熟悉的疫苗,并指出它们预防的疾病即可。2.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烧或其他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提示: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的疫苗作为外来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有些疫苗尤其是减毒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相对强烈,能引起可感知的反应。3.有人认为,接种多种疫苗很麻烦,应该设计一种用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这种想法可行吗?请谈谈你的理由。提示:这种想法是可行的,因为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不同疫苗可以引发不同的免疫过程,产生不同的记忆细胞。理论上,制备联合疫苗时要保证其中含有不同的有效抗原成分。临床应用中已有不少联合疫苗,例如,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还有麻疹、风疹二联疫苗,流行性脑膜炎二价疫苗等。是否能够设计出针对许多种疾病(具有与它们相关的多个抗原决定簇)的一种疫苗呢?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会遇到很多困难。批判性思维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能否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为什么?提示: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含有的抗原。因此,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荚膜类)及其产物制备疫苗。随着免疫学、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疫苗也已经在临床中使用。二、器官移植观看视频《器官移植》,阅读教材83-84页资料1-4,思考以下问题1.器官移植面临哪些问题?2.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3.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4.运用免疫抑制剂虽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但患者易感染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5.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知识点梳理:1.概念:医学上把用_________________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2.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____________”成分进行攻击。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3.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_____________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_______________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4._____________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世界各国在器官移植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5.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除了_________,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6.由于抗原和抗体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等。免疫治疗已成为与传统的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并列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_________,对于有些疾病则使用免疫抑制疗法。问题原因解决办法及希望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容易失败①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异己”成分进行攻击,这就是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②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①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②选用与受体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比较接近的供体器官进行移植供体器官短缺供体远远满足不了移植需求者的需求①利用干细胞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②唤醒潜藏于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心,有更多的人加入自愿捐献器官的行列中来思考与讨论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提示:可能主要是没有考虑免疫排斥问题。2.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提示: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都要先进行配型,这是因为,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越一致,在进行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就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如果配型不合适,发生排斥的可能性就大,就不适合移植。3.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提示: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4.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提示:需要在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与预防感染之间寻求平衡,并尽量使运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避免接触病原体,或通过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三、练习与应用1.某医生接待了甲、乙(甲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两位同时手被割破的病人,查看伤口并询问相关情况后,决定给甲注射破伤风疫苗,给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疫苗要突破前两道防线之后才能刺激机体B淋巴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B.乙病人通过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是由其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C.与初次接种相比,给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使其产生更多的抗体D.这两种治疗方法中,给乙病人的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会更长久提示: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乙病人获得的抗破伤风抗体是外界给予的,不是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B错误;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以诱发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烈,会产生更多的抗体,C正确;甲病人的治疗方法通过二次免疫过程发挥疗效,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而乙病人直接接受抗体,机体免疫系统不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不会长久,D错误。2.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对某种病菌的抵抗能力。若在接种后人体遭受了该种病菌的侵染,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某种疫苗具有与相应病菌相同的抗原B.肌肉注射疫苗后会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C.接种疫苗后会引起体内相关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在接种后侵入人体的相应病菌由抗体将其清除掉提示:某种疫苗具有与相应病菌相同的抗原,这样在接种后人体内才能产生针对相应病菌的抗体,A正确;肌肉注射疫苗后,抗原进入细胞外液中,会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B正确;接种疫苗后,在抗原的刺激以及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抗原抗体结合后最终由吞噬细胞清除,D错误。3.拓展应用(1)据上述资料推测,巴斯德所制作的在大病疫苗的本质是什么?(2)为什么要对小男孩连续注射十几天呢(3)现在用的狂犬病疫苗与巴斯德制作的疫苗有区别吗?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请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分享。提示:(1)曾寄生于兔神经组织的狂犬病病毒。(2)需要进行微量叠加。(3)本质上它们并没有区别,但制作方法是不一样的。通过查阅文献,学生应能知道,现在狂犬病疫苗多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制备,而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是凭经验制成的,可能含有活病毒和灭活病毒。 小组讨论,分析资料。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学习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完成相关表格。小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学习活动二】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完成相关表格。小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根据所学,完成相关练习 分析资料,从个人的接种疫苗经历展开学习,掌握规律,领悟演绎与推理的科学思维方法。带着问题,通过阅读,基于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得出疫苗的类型,进而归纳疫苗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的兴趣。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基于科学可靠的证据,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小组讨论,分析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基于科学可靠的证据,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小组讨论,分析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回顾旧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课堂小结 1.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__减毒的__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2.2006年,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3.2018年5月,我国首个人和动物的DNA疫苗获得新兽药证书,用于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4.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特异性。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疫苗的应用是人们根据免疫反应的规律来设计的,这样可以促进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护人体健康。5.概念:医学上把用__正常的__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__生理功能__的技术。6.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异己”成分进行攻击。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板书 4.4 免疫学的应用一、疫苗概念、探究历程、原理二、器官移植概念、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4免疫学的应用教案高中生物2023—2024年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4.4免疫学的应用课件高中生物2023—2024年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