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生物学集体备课教案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讲授单元课题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主备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重 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难 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但你能说出细胞有哪些细微结构吗 在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用他的显微镜观察,第一次发现细胞,打开了微观的大门。 理解到细胞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借助工具。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探究】 探究一:显微镜的结构 引导学生阅读观察课本第37页图21,对照如图显微镜的结构。 1、请你根据它的功能写出有关结构名称: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6] 通光孔 和[9] 反光镜 。 (2)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4] 物镜 。 (3)转动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12] 细准焦螺旋 。 (4)取镜时,握镜的部位是[13] 镜臂 。 (5)把玻片标本放在[5] 载物台 后,要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6] 通光孔 的中央。 2、结合课本第37页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思考下列问题: (1)显微镜应该怎样拿放 一只手握住镜臂,一只手托住镜座。 (2)观察时,应用 左 眼观察,同时 右 眼也必须睁开。 (3)对光时,转动 转换器 ,使光线射入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圈。 (4)我们要观察的标本应对准 通光孔 ,看到的像与标本关系是 相反 的。 (5)用目镜上标有10×和物镜上标有45×的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能将标本放大 450 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小组协作能力及思考运用能力探究二:显微镜的使用 出示四种观察标本: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动植物玻片标本;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引导学生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讨论问题: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2、右眼为何要同时睁开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调节显微镜时为什么眼睛要注视着物镜 4、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5、请说出你看清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6、简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边看书边操作,并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整理。 2、在观察的同时右眼要看着画图。 3、以免在降低镜筒时物镜把玻片压碎。 4、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但是形状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但是形状越小。 5、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 6、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薄而透明)的物体。 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和动手观察的欲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一、显微镜的结构 主要结构:1、与放大倍数有关:目镜和物镜。 2、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遮光器和反光镜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整理。 三、其他注意事项:放大倍数、视野及物像亮度、镜头的使用、污点的清除。课后反思七年级生物学集体备课教案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讲授单元课题 第二节 植物细胞 主备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重 点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初步学会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难 点 制作临时装片过程,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萌萌学会使用显微镜后,想看看真实的植物细胞是什么样的 她将一片菠菜叶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按照显微镜的规范操作,却看不见菠菜的细胞。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堂探究】 探究一:玻片标本的类型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下列问题。最常见的标本有几种 (1)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 薄片 制成。 (2)涂片:用 液体 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3)装片:用 撕下 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 学生阅读课本,并讨论完成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归纳能力。探究二: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并总结出基本步骤:擦、滴、取、展、盖、染。 演示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并回答问题 (1)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是什么 若擦拭不干净,后果如何 (2)简述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3)简述盖盖玻片的方法、目的。 (4)用于染色的液体是什么 (5)简述染色的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并根据教师的引导归纳出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 2、观看老师演示,并思考回答问题: (1)避免视野中出现污点,若擦拭不干净,会在视野中看到污点。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用镊子画一个“#”然后夹住一角,慢慢撕下,大约面积为1 mm2正方形即可。 (3)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液滴,然后慢慢放平,避免出现气泡。 (4)碘液。 (5)滴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再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对制作临时装片有着强烈的动手欲望。探究三: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演示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与制作植物的临时装片有什么区别,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取材的部位、方法分别是什么 2、取材前的准备是什么 3、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滴加清水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4、观察到的视野中与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有什么不同 观看老师演示,并思考回答问题。 1、用消毒牙签在漱过口的内侧壁上轻刮。 2、用清水漱口,把牙签消毒。 3、保持细胞原有的形状。如果滴加清水细胞会因吸水膨胀而破裂。 4、视野中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究四:生物图的绘制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简述细胞结构简图的画法。 (1)图的大小得当,在纸上选择恰当的位置,偏左上方。 (2)先用削尖的铅笔画出轮廓。 (3)图中较暗的部分用铅笔细点表示。 (4)文字说明一般在图的右侧,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在线旁注字。 (5)在图的下方注上图的名称。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一、玻片标本的分类 切片、涂片、装片 二、制作标本的基本步骤 擦、滴、撕(刮)、展、盖、染课后反思七年级生物学集体备课教案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讲授单元课题 第三节 动物细胞 主备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重 点 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难 点 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上一节同学们通过显微镜,初步认识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那么动物植物细胞有什么异同呢 这节课让我们来认识人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生思考 开门见山进入新课【课堂探究】 探究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识记植物细胞结构图,再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要求学生完成填空。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壁: 保护 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保护和 控制物质进出 。 (3)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 与遗传有关。 (4)细胞质:细胞膜内、细胞核外的部分。 (5)液泡:内有 细胞液 ,溶解着多种物质。 (6)叶绿体:存在于植物体 绿色 部分的细胞中,光合作用场所。 (7)线粒体:呼吸作用 场所。 培养学生的识图作答能力,形成结构与功能相应的概念。探究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展示多种不动物细胞图,要求识记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并完成问题。 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1、阅读课本,说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比较完成下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学会比较学习法。不同点相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 三、比较动、植物细胞 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课后反思七年级生物学集体备课教案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讲授单元课题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主备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重 点 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学生能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难 点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观察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细胞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那么,细胞是怎样进行生活的呢? 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探究】 探究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营养物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细胞需要哪些物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呢 细胞中主要包含哪两大类物质 演示:种子燃烧、花生油渍、水果流汁。 1、无机物和有机物。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碳。如蛋白质、糖类。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含碳。如水、无机盐。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和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需要的或有害物质如何进出细胞 2、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培养学生识图学知识的能力。3、细胞中有能量转换器 3、细胞是怎样获得所需的能量的 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线粒体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把其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探究二: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3页,回答下列问题: 1、小羊多莉是否有真正的母亲 2、三只母羊在多莉诞生的过程中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3、多莉与B羊十分相像的实例说明,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受谁控制着 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1、没有。 2、A羊提供了无核细胞;B羊提供细胞核,主要的遗传物质提供者;C羊代孕,为胚胎的发育提供场所。 3、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小结】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细胞中的物质的能量变化非常复杂,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一、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1.物质由分子构成 2.细胞的物质构成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课后反思七年级生物学集体备课教案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讲授单元课题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主备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重 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难 点 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壁虎受到攻击时会自行断掉自己的尾巴,掉下来的断尾还会扭动,以吸引敌害的注意。那壁虎断掉的尾巴还会重新长出来吗 我们通过学习本节来解决这个问题。 聆听,思考。 创设情境进入新课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56~58页,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为什么可以由小长大 2、细胞分裂的概念。 3、描述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核分裂→质分裂→膜和壁→两个新细胞) 4、细胞分裂时哪种结构变化最明显 1、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有关,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2、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3、动物细胞:先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胞核,细胞膜向内凹陷。 植物细胞:先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胞核,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4、细胞核,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课堂探究】 探究一:细胞的分裂 2、媒体展示细胞分裂过程图。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变化。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读图能力。探究二: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 媒体直观展示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动画。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1、细胞分裂时, 细胞核 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 复制 ,再 平均 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数目 没有发生改变 ,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 染色体 是一样的。 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延伸】 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后总结癌细胞有何特点 为预防癌症,我们应怎样做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特点:(1)癌细胞分裂速度非常快,并且可以继续分裂;(2)癌细胞还可以侵入邻近的组织,并且可以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组织和器官。 应做到:不吸烟,少饮酒,少吃腌制和烧烤的食物及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日光暴晒,适量运动等等。 通过课外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护身体的好习惯。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细胞生长:吸收营养,体积增大 二、细胞分裂过程 一个细胞:核分裂→质分裂→膜分裂(→壁分裂)→两个新细胞 三、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 1.过程:先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 2.意义: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四、生物体的生长 1.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2.细胞生长:体积增大。课后反思七年级生物学集体备课教案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讲授单元课题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主备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装片。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重 点 1.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难 点 1.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 2.比较分裂、分化的区别。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下图展示了鱼的发育过程,你看,一个鱼的受精卵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就能发育成游来游去的小鱼,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发挥你的想象力,说一说图中省略号代表的过程大致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细胞数量的增加外,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看图片,小组讨论,形成疑惑,产生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堂探究】 探究一: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细胞分化的概念。 2、简述组织的概念。 3、简述细胞分化的结果。 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 2、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探究二:人体的四种组织 1、观察教材60页图212描述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2、人有哪四种组织 问题23:认识四种组织的功能。 1、细胞由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细胞,并且不断的继续分裂,同时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就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由肌细胞构成由神经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疏松功能保护和分泌收缩和舒张感受刺激,产生冲动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探究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展示胃的解剖图,引导学生认识构成胃的几种组织,归纳器官的概念。 展示大脑、胃等的图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器官分别由哪些组织构成,各个器官具有什么功能 2、分析皮肤的结构层次,属于组织还是器官 1、大脑由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大脑对全身起调控作用,胃有储存和消化食物的功能。 2、皮肤由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所以属于器官。 引导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概念。探究四: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1、认识系统的概念。 2、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尝试归纳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3、观看运动员起跑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系统参与了这个过程 说明了什么问题 1、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系统。 2、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3、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说明构成人体的这些系统既相互分工又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行为能够正常的进行。 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能力板书设计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细胞分化的概念。 2.组织的概念。 3.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4.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 二、器官的概念 三、系统的构成 四、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四种组织)→器官→系统(八大系统)→人体(或动物体)课后反思七年级生物学集体备课教案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讲授单元课题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主备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会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3.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4.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重 点 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难 点 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植物体几种组织的特点。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你吃过生番茄吗 番茄果实不同部位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 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学生思考,形成问题。 创设情境【课堂探究】 探究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多媒体播放绿色植物各种器官图片,学生说出器官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采集)观察的植物有哪些结构 2、它所具有的结构完整吗 各器官各自的功能又是什么 观看图片,小组讨论完成填空。 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不一定,因植物而异。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输导、支持;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茎、叶被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繁殖后代有关被称为生殖器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探究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 多媒体显示不同组织的画面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回忆人体的组织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过程,思考构成植物体的细胞是否也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植物体的组织是怎样形成的 观看图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分析植物各组织特点,并回答问题。 1、构成植物体的细胞也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经过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比较能力。组织功能特点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小、细胞壁薄、核大、细胞质浓保护组织保护细胞小,细胞壁厚。营养组织储存营养壁薄液泡较大输导组织输导导管和筛管机械组织支撑和保护细胞壁增厚2、植物体有哪些组织?各种组织有什么特点 都有什么功能 探究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大家了解了植物体的组织和器官,那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并归纳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培养学生归纳小结能力。【课堂延伸】 当你吃甘蔗时,首先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这皮属于 保护 组织;咀嚼甘蔗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这甜汁属于 营养 组织;咀嚼之后剩下的渣子被吐掉,这渣子属于 输导 组织。 扩展知识学以致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课后反思中学 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学集体备课教案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讲授单元课题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主备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5、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重 点 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难 点 1. 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 2.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常见的生物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其实生物圈中还有许多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叫单细胞生物。 思考,聆听。【课堂探究】 探究一:单细胞生物 指导观察教材66页图1219,描述图中生物的共同特点,归纳出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1、简述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2、简述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 1、单细胞生物即生物的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 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探究二: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草履虫,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草履虫 2、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的目的是什么 3、描述草履虫的运动方式。 4、认识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教材68页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认识草履虫的细胞结构,分析草履虫的各项生理功能是如何完成的。 5、应激性: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播放演示实验:草履虫的应激性。 6、草履虫的生殖是怎样完成的呢?——播放视频 阅读课本,小组讨论问题,并回答问题。 1、草履虫呼吸需要氧气。表层含有氧气多。 2、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行动,便于观察。 3、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旋转式运动。 4、取食—口沟;呼吸—表膜(细胞膜);运动—纤毛;消化—食物泡;排泄—收集管和伸缩泡。 5、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6、分裂生殖。探究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投影几种单细胞生物(酵母菌、变形虫等)和太湖蓝藻图片,并提出问题。 1、列举单细胞对人类生活的益处。 2、列举单细胞对人类生活的害处。 观看视频,并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许多的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草履虫对污水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2、有些单细胞动物如变形虫可以侵入人体,能危害人类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会引起赤潮。【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单细胞生物 一、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细菌 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草履虫) 1.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一个细胞能够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2.草履虫的生殖:分裂生殖。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实验: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结论:能够通过运动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