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大概念 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重要概念 3.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活需要营养。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2)能进行 。如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如人出汗、植物落叶。(4)能对 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5)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的萌发(生长)、破壳而出的幼鳄(繁殖)。(6)都有 和 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2.生物的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构成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关系。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能 环境。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以适应干旱环境。(2)生物能 环境。如“大树底下好乘凉”。(3)环境能影响生物。如“雨露滋润禾苗壮”。(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如沙漠中植物的根扎得很深,同时又能防风固沙。5.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制订并实施计划】实验设置如图,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 10次,计算全班同学 10次数据的平均值。【得出结论】明亮处鼠妇数量少,阴暗处鼠妇数量多。说明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于生活在 的环境中。【表达与交流】(1)实验中明亮环境和阴暗环境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2)本实验中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等要保持一致,目的是 。(3)鼠妇数量不宜过少、统计 10次并求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6.对照实验的三个基本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每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实验设计的其他条件是相同且适宜的。(2)对照原则: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即接近自然状态的组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变量处理,即人为控制变量的组为实验组。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重复原则:一般选取多个实验对象并进行重复实验,对实验数据求取平均值。7. 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指阳光、空气和水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①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②书写要求:起始于 ,终止于最高级消费者;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 ;不包含 和非生物部分。③食物链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短时间内,如果兔的数量增加,则草的数量会 ,狐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随着狐的数量增加,狐大量捕食兔,兔的数量减少,从而避免了兔对草的进一步破坏,最终各种生物的数量趋于相对稳定。(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和 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4)有毒物质积累:当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生物的营养级别越高,其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 。9.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功能:森林生态系统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绿色水库”和“ ”之称;湿地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 ” 之称。10.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重要概念 3. 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1.生态系统的自动(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我)调节能力是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我)调节能力就越 。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使环境恶化,大气、水源污染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等。3.保护生物圈的措施:低碳生活,绿色环保;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减少燃煤发电等。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参考答案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重要概念 3.11.(2)呼吸(3)废物(4)外界刺激(6)遗传变异4.(1)适应(2)影响5.【得出结论】阴暗【表达与交流】(1)光照(2)控制单一变量(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8.(1)①吃与被吃 ②生产者 捕食者 分解者③减少(3)食物链 食物网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太阳能(4)越多9.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重要概念 3.21.有一定限度 强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大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重要概念3.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活需要营养。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2)能进行 。如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如人出汗、植物落叶。(4)能对 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5)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的萌发(生长)、破壳而出的幼鳄(繁殖)。(6)都有 和 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2.生物的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构成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关系。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能 环境。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以适应干旱环境。(2)生物能 环境。如“大树底下好乘凉”。(3)环境能影响生物。如“雨露滋润禾苗壮”。(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如沙漠中植物的根扎得很深,同时又能防风固沙。5.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制订并实施计划】实验设置如图,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全班同学10次数据的平均值。【得出结论】明亮处鼠妇数量少,阴暗处鼠妇数量多。说明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于生活在 的环境中。【表达与交流】(1)实验中明亮环境和阴暗环境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2)本实验中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等要保持一致,目的是 。(3)鼠妇数量不宜过少、统计10次并求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6.对照实验的三个基本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每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实验设计的其他条件是相同且适宜的。(2)对照原则: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即接近自然状态的组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变量处理,即人为控制变量的组为实验组。(3)重复原则:一般选取多个实验对象并进行重复实验,对实验数据求取平均值。7. 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指阳光、空气和水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①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②书写要求:起始于 ,终止于最高级消费者;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 ;不包含 和非生物部分。③食物链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短时间内,如果兔的数量增加,则草的数量会 ,狐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随着狐的数量增加,狐大量捕食兔,兔的数量减少,从而避免了兔对草的进一步破坏,最终各种生物的数量趋于相对稳定。(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和 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4)有毒物质积累:当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生物的营养级别越高,其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 。9.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功能:森林生态系统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绿色水库”和“ ”之称;湿地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 ” 之称。10.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重要概念 3. 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1.生态系统的自动(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我)调节能力是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我)调节能力就越 。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使环境恶化,大气、水源污染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等。3.保护生物圈的措施:低碳生活,绿色环保;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减少燃煤发电等。参考答案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重要概念3.11.(2)呼吸(3)废物(4)外界刺激(6)遗传变异4.(1)适应(2)影响5.【得出结论】阴暗【表达与交流】(1)光照(2)控制单一变量(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8.(1)①吃与被吃 ②生产者 捕食者 分解者③减少(3)食物链 食物网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太阳能(4)越多9.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重要概念3.21.有一定限度 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docx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