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学习行为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2)渗透情感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 教学难点:“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迷宫、小鼠、小鼠的食物、秒表等或有关小鼠走迷宫实验的视频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你养过小猫、小狗等宠物,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它们不用你教,就会吃东西、睡觉,但是要想让它们学会到规定的地方去大小便,那可就费劲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二)互动授课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7页的内容,明确动物行为的分类。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1)从功能或目的上分,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哪些类型?学生:从行为的功能上分,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分,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哪两类?这两种行为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学生: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分,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学习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教师可利用下表补充讲解,帮助学生掌握两类行为的特点及区别。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形成基础 生来就有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获得途径 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意义 适应生活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教师可用马戏团驯兽师训练动物做比较复杂的动作的实例,进一步说明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建立的。例如,猴子学习骑自行车的行为建立过程如图所示: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8~49页的“资料分析”。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1)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学生:资料②③⑤中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资料①④⑥中的行为是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学生:先天性行为是简单的、生来就有的,是生存的基础;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是更好地生存、繁衍的重要保证。(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什么区别?学生: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3. 小组合作完成“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或观看相关视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1)根据实际情况记录小鼠走出迷宫得到食物的时间。小鼠走出迷宫得到食物的时间记录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时间(2)这项探究实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要用2只以上的小鼠,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可信。(3)如果用不同的小鼠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学生:不一样。说明学习行为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举例 蜘蛛结网 小鼠走迷宫形成基础 生来就有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获得途径 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意义 适应生活环境,保证基本生存和繁殖 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关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规律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