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由功能不同的组织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统。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课标解读
知识目标:
1.能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重点)
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重点)
3.形成生物体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难点)

教材分析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之后,对整个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的总括与深化,讲述了多细胞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阐述了各自的结构的严整性和功能的统一性。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既涉及细胞、组织等微观结构又涉及器官、系统等宏观结构,并作为完整个体为将来学习生物圈等生态系统的知识作铺垫。学好本节课可以正确认识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种生命结构形成的微观基础,比如动植物的结构层次异同比较,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动植物本质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有助于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和树立生物界的统一思想。因此本节课在全章及全书中都占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思维敏捷,喜欢动脑。
在小学自然中,已初步学习了绿色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知识,例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茎能进行输导……,因此对本节课的知识不会有陌生感。前面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分裂、生长、分化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对生物体是如何由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通过不同的层次构建生物整体的进行了论述,是由微观到宏观的认知过程。我们是农村中学,基础薄弱,需要教师用巧妙的办法来克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诗词导入 教师问题导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里面有动物有植物,我们知道构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那么众多的细胞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层次构成生物体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找动物、植物 以诗词导入,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展示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读标识标 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学 习(一): 探究一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5-36页“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阅读课本第35-36页“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思考问题。 1、什么是器官? 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什么? 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引导同学总结一下什么叫器官。 举例说明什么是器官。 引导:绿色开花植物是不是只有这一种器官? 根据下面所给出的图片,联系生活经验,同位讨论后说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器官及其功能。 点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通过分析可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具有一定的功能。 师生总结: 根、叶、茎都与植物的营养有关我们把它们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都和生殖有关我们把它们称作生殖器官。没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就失去了基础;没有花果实种子,繁殖就无从说起,它们共同构成一株植物体。 教师引导:知道了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六大器官,那么众多的细胞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层次构成生物体的呢?也就是说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阅读课本,对照目标,识记概念,独立完成。 学生总结: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学生活动 果皮(表皮)--保护组织 果肉(叶肉)--营养组织 筋络(叶脉)--输导组织 学生:果皮(表皮)包裹着果肉(叶肉),筋络(叶脉)贯穿于果肉(叶肉),说明它们是有机地结合。 学生总结: 根----吸收营养(水分和无机盐);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茎----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花、果实、种子都和生殖有关。 学生讨论或辩论,得出结论。 学生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描述: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六大器官组成植物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目标明确,自学教材效率高。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建构“器官”概念的生成过程,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概念。 器官的概念掌握了,学生结合图示容易总结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利于突破难点。 放手让学生去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
自主学习(二): 二、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过渡:我们了解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那么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也是一样的吗? 一、系统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6页“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阅读课本第36页“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思考问题。 1、什么是系统? 2、人体的八大系统是什么? 3、人体的结构层次是什么?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下什么是系统吗? 问题引导:“请你来帮忙”:有一位同学吃了不干净的西红柿,突然感觉胃疼,如果让你带他去医院,你知道挂哪一科吗?为什么? 教师进一步提问:同学们说胃属于消化器官,那它由哪些组织组成?有什么功能? (进一步强化器官) 听故事,猜器官: 西瓜子历险记(配音) (文本、图片见课件) 教师点拨:从小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西瓜子依次经过了口腔、胃、小肠、盲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把胃排在后面行不行?为什么? 师生总结: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必须这些器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共同完成。 教师设问: 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消化系统? 教师点拨:有多个器官按一定的顺序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功能,就是消化系统 教师进一步提问:(出示人呼吸系统模式图,见课件)气管炎、肺炎挂什么科? 这是人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有哪些器官构成?有什么功能? 教师引导:认识人体的八大系统 教师引导:人体的八大系统是不是各自孤立的呢?我们来一起探究: (多媒体出示视频)下课铃声响了,午饭时间到了!同学们纷纷快步走出教室----进入餐厅----分餐----快速吃起饭来。 想一想,从听到下课铃声到吃饭这一简单过程中,你们身体的哪些系统参与了活动,仅靠消化系统能够完成吃饭这一过程吗? 师生归纳总结:八大系统彼此既有分工,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从而使每个哺乳动物都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生物个体。请大家写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阅读课本,对照目标,识记概念,独立完成。 学生: 系统是由多个器官按一定次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 学生:消化内科,因为胃属于消化器官 学生识别:胃的组织构成。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讨论后回答:不行,因为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必须由这些器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功能。 学生观察讨论: 由多个器官构成,具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学生认识、了解呼吸系统。 识记、了解人体的八大系统名称。 小组讨论回答:1.走到餐厅要通过运动系统。 2.听到铃声,并决定去吃饭要通过神经系统。 3.运动要消耗氧气,需通过呼吸系统。 4.运输氧气需要循环系统。 5.吃饭需要通过消化系统等。 学生回答: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目标明确,自学教材效率高。 “生物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常识的提取和运用,从中品尝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气氛,为以后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从学生生活中举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知识掌握的更加深刻。 有层次的逐步深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 学生齐答 知识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达标检测 教师:大家做达标检测。 教师巡视 教师提问师师 学生做题、答题。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
拓展延伸 大家课下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生物的结构层次。 导学生查阅资料、拓展视野、培养兴趣。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系统→动物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