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学历案)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学历案)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资源简介

4.2.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学历案
一.课标分析:
课程内容:本节属于课程内容第二、六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遗传与变异,重要概念2: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2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以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2.2.4两栖类都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2.2.5动植物类群可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负面的影响。重要概念7: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7.1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7.1.2生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繁殖后代。
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57页图文,并结合视频,能够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并尝试说出青蛙生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2、通过阅读教材58~59页,并结合视频,能够描述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并尝试说出青蛙发育的特点,归纳总结青蛙的变态发育。
3、通过教材的学习,形成保护动物生活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
重点: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
难点: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
三、设计分析
目标 序号 知识维度 (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认知水平维度
记忆/回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1 青蛙的生殖过程,生殖特点 √ √ √ √ √
2 青蛙的发育过程,发育特点 √ √ √ √ √
3 两栖动物与人类关系 √ √ √ √
评价任务: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指向目标1、2
两栖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指向目标3
五、学习过程:
任务一: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阅读教材57~59页,结合视频,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并尝试说出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归纳总结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
活动1:观看视频,结合课本57页,完成以下问题:
青蛙的生殖季节: 。
青蛙的生殖过程: 。
蛙鸣:由 蛙发出,意义是 。
抱对:有利于 。
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 中结合,所以受精方式为 受精。卵块上面颜色深,便于吸热,有利于蛙卵的孵化。
评价标准:1、独立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相关信息。1分;
2、表述清楚、语言简洁。1分。
活动2:观看视频,结合课本58~59页图文,归纳总结青蛙的发育特点。
发育过程:经历 → → → 四个阶段,属于 发育。
发育特点:幼体生活在 中,用 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 中,也可以生活在 上,用 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青蛙的 和 必须在水中完成。
蝌蚪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侧线,用鳃呼吸,靠尾游泳。这些特点和哪类动物相似?说明什么?与鱼相似,说明青蛙与鱼有一定的关系。
点拨:说明两栖动物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进化的一个过渡类群。
(2)青蛙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有四肢,后肢发达适于跳跃,指间有蹼适于水中游泳,感官发达,主要用肺呼吸等。
谁摸过青蛙,你感觉蛙的皮肤有什么特点?裸露的,湿润的。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小组合作交流,对比蝌蚪和青蛙的异同:
蝌蚪 青蛙
尾巴
四肢
呼吸器官
运动方式
生活环境
总结青蛙发育的特点: 、 、 。
举例说出与青蛙生殖方式相似的动物: 。
评价标准:1、独立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相关信息。1分;
检测正确,每空1分;
3、小组合作,正确完成表格内容。2分;
4、表述清楚、语言简洁。1分。
任务二: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调查当地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分析讨论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全体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师引用古诗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以及谚语“春捕一只蛙,秋少一担谷”,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人类的关系。
资料1:青蛙“赶集”: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行进,俗称“赶大集”,这些青蛙最后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驻留了下来。
问题:青蛙为什么要“赶集”?
资料2及图片: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三条腿?
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都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问题:(1)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的原因是什么?环境污染引起的
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的好朋友。从上述事例中保护青蛙从你怎样做起?
环境的变迁和水质污染都给青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可这些归根结底却都是我们的“杰作”。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青蛙,人人有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评价标准:1、认真识记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原因分析,整理笔记。2分;
2、小组有效合作、发言交流,1-3分。
六、检测与作业:
甲类4分
1.青蛙与蜥蜴的生殖发育特点相同的是(  )
A. 体外受精 B. 体内受精 C. 体外发育 D. 变态发育
2.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卵生 B.体外受精 C.变态发育 D.成蛙用鳃呼吸
3.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幼体用鳃呼吸
④皮肤裸露⑤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4.“蛙满塘,谷满仓。”青蛙一天能捕食的害虫多达200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蛙抱对后,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B. 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C. 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D. 秋天气温下降,青蛙进入冬眠,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乙类17分
结合下图分析青蛙的繁殖行为:
(1)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是为了 。
(2)雌蛙和雄蛙抱对,雌蛙先将卵排到水中,雄蛙也将精子排入水中,卵和精子在水中结合成 ,完成受精作用。
(3)蛙的受精卵在 中发育成蛙,该过程依次经过[ ] 、[ ] 、[ ] 和[ ] 等阶段;属于 发育。
(4)[2]用 呼吸,[4]用 呼吸。
(5)[4]的食物主要是农业害虫,因此我们应该 。这要求我们首先保护好它们的 。
(6)青蛙和大鲵、蟾蜍的生殖和发育有共同的特征: 。
评价标准:1、每个选择题1分,每个空一分。2、简单分析说明1分。
七、学后反思:
1、本节课学会了:
2、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3、哪些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4、自己课堂上的表现不足之处:
知识体系(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