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对蛔虫的学习,了解线形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通过学习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特点,学生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蛔虫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认识到蚯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到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蛔虫、蚯蚓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探究蛔虫、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思想。
(2)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2)通过介绍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2.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3.举例说明蛔虫和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检测,暴露问题,激发热情
以蛔虫病引入。让学生开始认识蛔虫,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线形动物——明确教学目标
1.图片展示常见的线形动物并进行简介(PPT展示)
蛔虫、钩虫、线虫、丝虫等
2.主要特征
(1)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而得名,有些是自由生活的,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2)形态结构(PPT展示)
通过对蛔虫结构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一:蛔虫的形态结构?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问题二:蛔虫寄生部位?如何获取食物?
寄生部位是小肠。蛔虫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问题三:蛔虫的运动特点?
无专门运动器官,但生殖器官发达。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问题四:蛔虫寄生在人小肠内,为什么不会被消化液分解?
蛔虫体表具有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蛔虫适合寄生生活的特点(教师予以补充和指点)
①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②消化管结构简单(以人半消化食物为食)
③生殖器官发达
④无专门运动器官。
(三)环节动物——明确教学目标
雨后的地面,可以看到蚯蚓在爬行。蚯蚓的身体也是细长的,但是它却不属于线形动物,而是环节动物。
1、实验:观察蚯蚓(观看视频)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2)观察蚯蚓的运动
2.蚯蚓的结构
(1)蚯蚓的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
(2)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来说有什么意义?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3)体表的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3.总结环节动物的特点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4.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水蛭沙蚕
5.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大雨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为什么?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蚯蚓在土壤中钻洞活动,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生长;蚯蚓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土壤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
达标测评,总结延伸
1. 秀丽隐杆线虫、蛲虫、钩虫、丝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B)
A.都营寄生生活 B.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C.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D.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下列动物中,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的是(C)
A.海蜇 B.涡虫 C.蛔虫 D.绦虫
3.蛔虫生活在人的消化道里而没有被消化,是因为蛔虫的身体表面有角质层。这体现了(C)
A.蛔虫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 B.消化道环境对蛔虫的影响
C.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D.蛔虫对消化道环境的影响
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或观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
A.需要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B.蚯蚓的身体没有左右、背腹之分
C.蚯蚓的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完成
5.下列关于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B)
A.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 B.破坏植物根系,对植物生长不利
C.排出的粪便能够提高土壤肥力 D.可作为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6.下列动物个体与特征,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C)
A.海蜇——腔肠动物,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血吸虫——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沙蚕——线形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D.蛔虫——线形动物,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五)课下总结与拓展训练
反思学习,目标达成,完成分层作业
五、板书设计
5.1.2 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性动物
1.代表动物:蛔虫、丝虫、蛲虫、钩虫、秀丽隐杆线虫
2.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二、环节动物
1.代表动物:蚯蚓、水蛭、沙蚕
2.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