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第一节的内容,是后续学习其它动物类群的铺垫。本节学习的这两个动物类群学生们平时接触得较少,对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不是很熟悉。教师应重点介绍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大生物类群的结构和典型代表动物,观察其相似之处,对比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为后续的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别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的和扁形动物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图片,总结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重难点)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检测,暴露问题,激发热情
通过海葵引入,让学生开始认识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腔肠动物——明确教学目标
1.图片展示常见的腔肠动物并进行简介(PPT展示)
如海葵、珊瑚虫、水母、水螅等。
2.介绍水螅的基本特征
(1)生活环境
图片展示水螅生活环境
(2)形态结构
展示图片以及问题
①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
②这样的形体结构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3)内部结构
3.展示水螅结构图,并提出问题
①水螅怎样捕食水蚤?
②推测它如何将水蚤消化?
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4.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1.如果一条小溪流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不到,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要保护腔肠动物?
(三)扁形动物——明确教学目标
展示动物界的再生之王图片,引出涡虫
1.涡虫的基本特征
(1)生活习性
(2)外部形态
思考
①涡虫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
②这样的形体结构与运动有什么关系?
2.内部结构
展示涡虫内部结构图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4.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华枝睾吸虫(肝吸虫)
猪带绦虫
日本血吸虫
5.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各有什么特征?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体表有刺细胞、身体辐射对称。
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有口无肛门。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腔肠动物:海蜇可以吃;珊瑚虫产生的珊瑚给鱼类提供了庇护所等。
扁形动物:大部分能寄生人体内导致人患病,如血吸虫。
达标测评,总结延伸
1.我国的南沙群岛有着连绵数千米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A)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甲壳动物 D.昆虫
2.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B)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
3.同学们野外观察时,其中一位同学在溪流中发现了一种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动物,你认为可能下列动物中的哪一种(C)
A.日本血吸虫 B.猪肉绦虫 C.涡虫 D.华枝睾吸虫
4.下列关于水螅的描述,错误的是(A)
A.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海水中
B.它的身体几乎透明,长约1cm
C.可着在水草等物体上
D.口周围伸展着柔软细长的触手
5.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B)
A.涡虫 B.水螅 C.血吸虫 D.比目鱼
6.下列不是涡虫两侧对称体形比水螅辐射对称体形具有的优势(A)
A.有利于器官能对称分布 B.能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C.运动更准确迅速 D.有利于身体定向运动
(五)课下总结与拓展训练 反思学习,目标达成
课后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二、扁形动物
1.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绦虫
2.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