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历案(无答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历案(无答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课程内容:
4.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3.1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学业要求:
(1)分析不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2)运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从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关于植物生活的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结合教材54-55图文,能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条件是光及场所是叶绿体。
2.通过演示实验,结合教材P55-56页文字,能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设计分析】
目标 序号 知识维度 (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认知水平维度
记忆/回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1 验证光合作用条件、产物淀粉和场所 光合作用条件、产物淀粉和场所 绿色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目的、步骤等 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分组实验现象 分组实验过程分析 实验器材和过程创新
2 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目的、步骤等 解决生活相关问题 演示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过程分析 实验设计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条件是光及场所是叶绿体(指向目标1、检测目标1)
2.完成任务二: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指向目标2、检测目标2)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材54-55页,按照步骤完成暗处理和遮光对照光下照射这两步骤(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明确实验目的、步骤等。
二、课中学习
任务一:学生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分组实验,明确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产物是淀粉,认同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进而设计对照实验验证其场所是叶绿体。(指向并检测目标1)
活动1:小组探究分组实验重要步骤和操作目的: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师生梳理实验目的、材料器具,学生自学教材54-55页的实验步骤,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3)酒精的作用是什么?隔水加热之后酒精变为什么颜色?叶片什么颜色?
(4)该实验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提示:淀粉遇碘变蓝,叶绿素溶解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小组代表展示以上问题答案,教师强调易错点,师生共同总结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阳光照射→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漂洗→观察
活动2:分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特别强调: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操作酒精灯时,要摆放好实验装置后再点燃酒精灯,实验结束后先撤掉酒精灯再撤掉其他装置,使用时不要近距离观看,以免灼伤。
要求实验后汇报:
(1)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叶片遮光部分颜色?未遮光部分颜色?)
(2)实验结论是什么?(该实验证明......也证明......)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完成实验后,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现象: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
师生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见光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拓展提升(检测目标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为什么要强调是“绿”叶?有一种叫银边天竺葵的植物,叶片边缘的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各小组能根据给出的信息,提出问题并制定计划完成实验探究吗?
评价标准 自评得分
1.自学能圈划关键词(2分),回答问题积极响亮(2分)
2.活动1的思考题(第1、2题各1分,第3题3分,第4题2分,共7分)
3.拓展提升完成情况(1-5分)
4.参与小组实验、讨论和展示情况(1-6分),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1分)
任务二:自学教材55-56页,结合教师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说明光合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指向并检测目标2)
活动1:学生自学教材55-56页有关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演示实验和相关链接,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观看教师演示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这些气泡是金鱼藻在光照下产生的,其中是什么气体呢?
(2)该气体有何特性?
(3)该实验的现象及其结论是什么?
学生代表展示以上问题答案,其他学生补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验证氧气方法两个关键词:带火星或快要熄灭、复燃。
巩固练习:
(1)以上4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装置是 ,变量是 ;
能够证明光是光合作用条件的是 ,变量是 。
(2)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 ,产生的是否是氧气呢?请进一步证明 。
评价标准 自评得分
1.自学能圈划关键词(1分)
2.回答问题积极响亮(2分),活动1的思考题(每题1分,共3分)
2.巩固练习(每空1分,共6分)
三、梳理建构
对照本课时学习目标和板书,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知识框架图等形式梳理建构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与检测】(检测目标1、2、3)
A类:(每空1分,共12分) 得分:____________
1.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验证条件和产物淀粉)
① 一昼夜:目的是 ;
②遮光对照:选取一叶片,用黑纸片把叶片从上下两面遮盖,然后移到光下照射;
③ 脱色: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加热,使叶片内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 ;④加碘液后观察现象:见光处 ,遮光处 。
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银边天竺葵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场所是 。
3.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验证产物氧气):(在 进行)
实验现象:漏斗中有气泡产生。
检验氧气方法:伸入试管,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 。
B类:(每题1分,共3分) 得分:____________
1.若让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 )
A.用酒精除去叶绿素的叶 B.全绿的叶 C.不含叶绿体的叶 D.有白斑的绿叶
2.小明穿着白色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 )
A.自来水 B.酒精 C.肥皂水 D.沸水
3.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的部分步骤,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为了使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中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C.丁中叶片滴碘液后银边部分不变蓝
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学后反思】
总分 优秀(50-42分) 良好(41-32) 继续努力(32分以下)
我的得分
1.我失分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后的生物课堂中我还需改进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节课我没有听懂的地方:
4.错题原因分析及更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