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召开“保护生物圈国际研讨会”,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2. 教学难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流浪地球》的相关视频片段,青山、碧水、蓝天、白云及悠闲的各种动物图片,过去和现在形成鲜明对比的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流浪地球》的相关视频片段。提问:影片中当太阳系不适合人类生存时,为什么人类不是移居到其他星球,而非得搬地球呢?(二)互动授课1. 教师播放图片:青山、碧水、蓝天、白云及悠闲的各种动物。讲述:茫茫宇宙中,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星球。几百万年来,地球上的生物圈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养育着人类,而人类也以其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把生物圈建设得更加美好。大约1万年以前,人类就学会了栽培植物。随着农业技术的逐步提高,人类能够从事更多更复杂的创造性活动;随着人口逐渐增加并向城市集中,制造商品的手工业日益发展,开矿、采油、伐林、垦荒、捕捞等活动的规模也迅速扩大;高速列车和飞机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生物圈正逐步成为人类的繁荣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为我们提供着优越的环境,然而,不知何时开始,人类的横行霸道把地球搅得乌烟瘴气。2. 播放几组过去和现在形成鲜明对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指导学生交流近几年来自己家园的变化,填写教材第120页的“家园变化调查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变化对我们生活的生物圈产生的影响。家园变化调查表变化案例 变化的利与弊环境变化 原先的一片灌木林建设成一个食品超市 方便了生活,不利于碳氧平衡生活变化 添置了一台新的电视机 生活更丰富,电能、资源消耗增加观念变化 用完的作业本当垃圾扔了 促进了消费,资源没有再利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显著地提高。生物圈正逐步成为人类的繁荣家园。但同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在日益加深,人类的很多行为都在直接或间接地破坏我们生存的环境,给生物圈的稳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汽车的普及、马路的拓宽、城市面积的扩大、家用电器的增多等。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给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3. 过渡讲解:当人类陶醉于自己创造的辉煌成就时,也许其他生物的家园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森林和草原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人类为了发展经济而滥伐森林和过度放牧,会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导致一些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的境地。因此,保护生物圈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教师指导学生模拟召开“保护生物圈国际研讨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中学生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哪些事情。学生:①响应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自我做起,从周围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多植树,注意保护环境等。4. 教师讲解: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重视保护生物圈。5.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3页的“课外阅读”,了解“人与生物圈”计划。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一、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给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