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2课时)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等。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回顾旧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温故而知新。提出问题: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什么?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4.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什么?5.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什么?【学生活动】回忆,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过渡】什么是光合作用呢?新知探究一、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师活动】展示光合作用示意图,讲解: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能用反应式表示出来吗?【学生活动】一边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一边思考问题。根据教师的讲解,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进一步思考:在光合作用中,物质和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尝试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讲解:在物质转变方面,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在能量转换方面,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活动】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如果将绿色植物比喻成制造有机物的“工厂”,那么,这个“工厂”的“车间”“动力”“原料”“运输线”和“产品”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教师的讲解,回答问题。“车间”是细胞中的叶绿体;“动力”是光能;“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运输线”是导管和筛管;“产品”是有机物和氧气。【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接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25页“技能训练”,并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二、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教师活动】展示某农场的现代化温室的图片,讲解: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就必须保证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农业上都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活动】展示不同种植行距对玉米结果的影响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其合理性,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合理密植是通过充分利用光照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接着展示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明白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教师活动】展示严冬季节北方市场上反季节蔬菜的图片,提出问题:在严冬季节,北方人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反季节蔬菜),是人们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出来的。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是利用了光合作用的哪些原理吗?【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尝试回答。【教师活动】展示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图片,讲解: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课堂小结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光合作用原理可以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保护绿色植物。板书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