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2课时)
1.说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
2.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3.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叶片吐水”的图片,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什么是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是通过什么结构进行的?
【学生活动】回忆,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过渡】植物体吸收的水分是通过哪一个器官运输到叶,然后通过气孔散失的呢?
新知探究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教师活动】展示根毛、根尖的结构图片,让学生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继续提出问题:
1.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2.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哪里?
3.根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回忆旧知识,回答问题。
1.根。
2.根尖的成熟区。
3.有根毛,多而细,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效率。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紧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活动: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靠顶端的那一段迅速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叶脉被染红,整个叶片都有些红,但是茎的表面并没有出现红色。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紧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别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和纵切面,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问题:红色部分看上去像一根根长长的管子。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出示导管的图片,进行总结:从茎的横切面和纵切面上看到,茎中有一条条被染红的线,其实是由管状细胞连接形成的导管,它分布在根、茎、叶等处,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提出质疑,引发学生思考:另一种输导组织是什么?
【学生活动】回忆旧知识,回答问题:筛管。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接着出示筛管的图片,补充: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接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的首段,让学生思考:导管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烟草植株叶片中的导管电镜扫描照片,讲解:每一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一根中空的管道。导管中的细胞都是死细胞。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运输的?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展示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图片,讲解: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自下而上)是土壤中的水→根毛细胞→导管(根、茎、叶)→叶肉细胞→大气。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无机盐是如何被运输的呢?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回答:根吸收水分的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师活动】出示教材第109页“想一想,议一议”的材料(附有表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
1.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都到哪里去了?
2.这些水分的散失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思考,根据已有知识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展示人游完泳后从水中出来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人游完泳后从水中出来,为什么会感觉特别冷?
【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水分蒸发会带走身上的热量。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讲解并进行总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教师活动】展示小孩喝饮料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小孩用塑料管喝饮料时,是怎样把饮料喝进嘴里的?
【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用嘴吸,吸力是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讲解并进行总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
【教师过渡】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呢?
【教师活动】出示一则材料: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 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 570毫米/年。请计算,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分之几?它具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蒸腾量占降雨量的80.5%( ×100%=80.5%)。蒸腾作用散失的水,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展示生物圈的水循环示意图,进一步让学生谈一谈热带雨林的生态作用。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会进行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思考,根据教师的讲解回答:会。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再回到海洋或陆地。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陆地的降雨会减少;降雨造成的地表径流会增多、加快,等等。
【教师活动】出示另一则材料:据估计,森林能把50% ~ 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 000立方米,一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无林地比覆盖率为30%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让学生再谈一谈热带雨林的生态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总结: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枯枝落叶像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教师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师生共同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像海绵能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教师活动】展示洪涝灾害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
1.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人类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灾难?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根据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人类过度开发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是引发洪水的重要原因。我们要积极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人类要爱护环境,保护森林。
课堂小结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由茎运输到叶,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保护绿色植物。
板书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