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人的性别决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生男”和“生女”的游戏,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摒弃重男轻女的不良风气。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释人的性别决定。2. 教学难点:解释人的性别决定。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雌、雄孔雀图,剪刀,彩色纸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雌、雄孔雀图。提问:你能区分孔雀的雌雄吗?大自然给天地间的生物作了神奇而巧妙的安排,花朵有雌有雄,动物也有雌有雄,人类则有男女之分。那么,男女性别的真正奥秘是什么呢?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神秘的话题吧!(二)互动授课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3~44页的内容,观察教材第43页的图22-9,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1)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学生: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最明显的区别是:Y染色体较短,X染色体较长。(2)想一想,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学生:男性的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中,都只有一条性染色体。男性有2种精子,分别含X、Y性染色体;女性只有一种卵细胞,含X性染色体。(3)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是否都有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学生: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都有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4)这些遗传性状都与性别有关吗?请举例说明。学生1:人类大多数的遗传性状与性别无关。例如,父亲能卷舌(Aa),母亲不能卷舌(aa),在他们的孩子中可能有的表现为能卷舌(Aa),有的表现为不能卷舌(aa),这是因为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A和a在常染色体上。在父亲产生的精子中,含有基因A和含有基因a的精子数量相等,两种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所以,最终孩子能否卷舌与性别没有关系。学生2: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时,这些基因就会随着性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现情况常常有所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详细讲解:①在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常染色体,另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性染色体。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②人的性染色体有两种,其中较长的是X染色体,较短的是Y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由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组成,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由两条X染色体组成。因此,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用XY表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用XX表示。③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都有很多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但人类大多数的遗传性状与性别无关。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与性别有关。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教材第44页的“游戏”,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1)小组之间模拟“生男”和“生女”的比例是否接近1∶1?学生:不一定接近1∶1。(2)全班模拟“生男”和“生女”的比例又是怎样的?学生:全班模拟“生男”和“生女”的比例接近1∶1。(3)这一活动的原理和生男生女的奥秘有什么关系?学生:男性精子中的X染色体或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是男还是女。这一活动的原理和生男生女的奥秘基本相同,生男生女是随机的,生男生女的比例一般为1∶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人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在生殖过程中,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这两种精子的数目相等。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在生殖过程中,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X)就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Y)就发育成男性。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后代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一般为1∶1。3. 总结:以上我们研究的是人类的性别决定,这种性别决定方式称为XY型性别决定,许多生物的性别决定和人类基本一样,如鱼类、两栖类和所有的哺乳类动物。在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方式并不全是XY型。另外,极少数生物的性别还取决于个体发育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生男生女的奥秘,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正确看待生男生女,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五、板书设计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