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材分析: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因此,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本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后续内容的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等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例与时事,在前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资源的呈现,深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使其进一步理解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成为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认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科学思维 1.描述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归纳各类生态系统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举例说明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探究实践 1.实地调查校园附近(如河流、湿地、公园等)的生态系统。 2.从非生物因素、地域关系、生物角度,分析实地调查的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关系。
态度责任 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难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无论是生活在繁华喧嚣的城市,还是生活在悠然静谧的乡村,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都会使我们心情愉悦。我们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除了生物圈外,地球上没有更大的地方适合我们生活,因此,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物圈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生物圈的范围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26~27,思考:
(1)生物圈的范围是怎样的?
(2)大气圈的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
(3)一切陆生生物和人类的“立足点”是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上述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
师生共同总结:(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3)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和人类的“立足点”。
探究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教师过渡:生物圈中不同地域环境不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种类也不一样,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教师多媒体展示各个生态系统的图片(教材P28~29),组织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1)这么多生态系统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2)阐述每一种生态系统的特点。
(3)比较每一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发现它们的异同点。
讨论完成后,学生进行回答,教师进行归纳补充。
探究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师提问:虽然各个生态系统特点分明,但是这些生态系统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多媒体出示教材P26“想一想,议一议”和P30“资料分析”,思考:
(1)在其他洲施用的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的体内呢?
(2)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后回答。
提示:(1)在其他洲农田中施用的农药DDT,被雨水冲刷进入河流等水体中,随河流进入海洋,而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进入其他洲海洋的DDT能够随着海水的运动进入南极洲的海洋,从而进入南极洲动物的体内。
(2)从教材提供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河流生态系统与其他许多生态系统相关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因此与河流相关联;湖泊能够吞吐河水,调节河流的水量;河流可用于农田灌溉,也可为城市和农村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河水浅滩及河流沿岸河水滞流处,往往形成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有的河流流经草原,与草原生态系统也有关联;许多河流是与海洋连通的,河水流入海洋,海洋中大量的水也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随大气的运动进入陆地上空,再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补充河流中的水,可见河流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进一步提问:假设其中某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了,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可以相互影响,也可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传递物质和能量。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整个生物圈中,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最大,并播放一些已经遭到人类破坏且无法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影片或对比照片。
学生互相交流:(1)在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为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严重的破坏?(2)从自身做起,如何保护我们的生物圈?
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实地调查校园附近(如河流、湿地、公园等)的生态系统,分析你调查的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当堂演练:
见课件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容量较大,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学生接受起来稍微轻松些,但是由于涉及知识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注意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教师通过通俗的话语讲解,让学生能听懂,易理解,处理得较好。另外,本节内容中的生物圈较宏观,很抽象,通过形象的画面,将问题直观化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