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血糖平衡调节 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二节《激素调节的过程》,本课时只学习“血糖平衡的调节”这个实例,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引导学生探究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的,进而理解体内激素怎样调节生命活动;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构建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及意义。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本节内容与社会与个人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结合。二、学情分析选择性必修1的第一章,学生学习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也知道血糖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因此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血糖需要保持平衡的观点。但血糖平衡的调节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好理解,且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可以通过实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分析金鱼进食后机体调节血糖平衡的过程,运用建模、推理、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建构并论证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结合图例分析,简述反馈调节机制,形成个体层次的稳态与平衡观,认同稳态的意义。参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的讨论,养成并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责任。四、教学重难点:建构血糖升高时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重点和难点)。简述反馈调节机制,认同稳态的意义(重点)。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分组合作学习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金鱼游动”的视频,以“金鱼血糖处于动态平衡”为切入点,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金鱼游动时哪一过程来提供能量? 问题2:供能的葡萄糖来源于? 问题3:金鱼游动时血糖浓度会明显下降吗? 问题4:金鱼的血糖有哪些来源、去路? 观看视频,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金鱼血糖的来源去路。 以学生熟悉的“金鱼“为切入点,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血糖的平衡依赖于来源和去路的相对稳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讲授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展示 【资料一】有一位科学家,测定了金鱼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并绘制如图所示曲线。 提出问题: 问题1: AB段血糖浓度为社么会上升 问题2:BC段血糖浓度为什么会下降 问题3: CD段血糖浓度为什么会上升 进而总结出血糖的三条来源和三条去路。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并尝试回答问题 以“金鱼进食后血糖变化曲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及调节过程 血糖的平衡,归根结底是来源和去路的相对稳定。这一过程有哪些物质的参与调节呢?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 部分糖尿病患者要注射——胰岛素,推测胰岛素应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 提问:如何用实验验证——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展示 【资料三】第一步:对禁食24h的小鼠(25g左右)腹腔注射2单位胰岛素后,小鼠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 第二步:若在上述小鼠出现上述症状时,立即腹腔注射1mL50%葡萄糖溶液,可以观察记录到症状缓解、消失。 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展示图片,指出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用于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用于升高血糖。 请学生阅读课本51页,思考分组完成活动一,活动二。 【活动一】用B+来表示胰岛素的促进作用,用B-来表示胰岛素的抑制作用,分组讨论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 【活动二】用A+来表示胰高血糖素的促进作用,用A-来表示胰高血糖素的抑制作用,分组讨论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机制。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结合书本尝试建立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模型。 联系生活实际,基于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间合作交流能力。血糖调节机制 再次回到曲线, 以“【活动三】B点的血糖是通过哪些结构、物质、过程一步步降低的? 【活动四】C点的血糖又是通过哪些结构、物质、过程一步步升高的?”为引导。 结合刚才所学知识和书本,构建血糖调节机制。 小组合作、讨论、构建血糖调节过程。 以问题为引导,既能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调节 进一步分析,得出反馈调节的概念。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思考回答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认同“动态平衡”这一观念低血糖与高血糖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血糖调节失衡会出现什么情况? 引出——低血糖、高血糖的概念。 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总结低血糖、高血糖的概念。。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高血糖、低血糖”的认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小结 以问答形式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 思考回答问题 再次强调本节重难点知识作业 问题: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是否存在其他调节机制,请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说明。 课后查找回答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七、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包括血糖的来源、去路以及血糖平衡调节机制。本课以“金鱼游动”为导入点,以“金鱼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曲线”为主线,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血糖的来源去路平衡的调节。结合学生本身基础较弱,在课堂中要放缓节奏,着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分析解决问题。总体来看课堂氛围较好,学生参与度较高,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