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
(
教学目标
)
1.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
教学重点
)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
教学难点
)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等。
(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分析野外生活的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包括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根据经验作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进行点评并总结:生物的生存空间及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统称为生物的生活环境。
新知探究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过渡】任何生物都必须从其周围环境中获取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构成环境的各种因素必然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活动】展示小麦田示意图以及生态因素的定义,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说出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干旱对小麦的影响及沙漠绿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水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活动】继续展示多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通过分析高山上不同海拔处的植被类型、年轮的形成及动物冬眠情况,得出温度能对生物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植物向阳生长,大多数鱼的背部颜色较深、腹部浅淡的实例,得出阳光能对生物产生影响。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过渡】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对生物也有影响,进而形成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展示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七星瓢虫与蚜虫之间属于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捕食关系。
【教师活动】展示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稻与杂草、非洲狮与斑鬣狗之间属于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竞争关系。
【教师活动】展示犀牛和犀牛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犀牛与犀牛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属于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共生关系。
【教师活动】展示马蛔虫、菟丝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马蛔虫与马、菟丝子与其攀附的植物之间属于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寄生关系。
【教师活动】进行点评并总结:捕食、竞争、共生和寄生都属于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接着展示有关同种生物之间关系的图片。
【学生活动】通过分析蚂蚁合作搬运食物、成年狒狒争当“首领”的实例,认识到同种生物之间既有合作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教师活动】进行评价并总结: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合称为生态因素。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定环境下的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教师活动】展示荒漠中的骆驼和骆驼刺、寒冷海域中的海豹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2.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总结:在一定的环境中,能存活下来的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即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是永久的吗?通过认识保护色、拟态,认识生物适应环境的多样性及相对性。
【学生活动】通过分析枯叶蝶的形态、雷鸟的体色变化,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对旧环境的适应者可能不适应新环境,从而被淘汰,而新环境的适应者则生存下来,生物与环境之间又达到一个新的相对平衡。
【教师活动】通过分析蚯蚓疏松土壤、地衣能分解岩石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草地和灌丛的湿度都明显高于裸地,得出植物影响环境。通过“人间奇迹”——塞罕坝荒原变林海、退耕还林还草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学生活动】深刻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力。作为在自然界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的生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师活动】师生共同总结: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生物均具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相对性;生物是在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的过程中逐渐进化的。引发学生思考生物适应环境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为学生今后理解生物进化的知识做好铺垫。
课堂小结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都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组成的。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性。生物的生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的活动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