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
2.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出示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形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话语:“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吗?
【教师活动】展示多种绿色植物的图片,进行讲解: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新知探究
【过渡】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各有哪些主要特征?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一、藻类植物
【教师活动】出示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思考,通过生活经验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补充: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在水中漂浮,使春水荡起绿波。
【教师活动】出示教材第72页“想一想,议一议”中藻类及教材正文中水绵的图片,讲解: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
【教师活动】出示地衣的材料,引发学生思考:藻类植物还生活在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它们为什么会被称作“植物”呢?它们是怎样获取营养的呢?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展示衣藻和水绵的图片。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藻类的形态结构,发现大多数藻类都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教师活动】展示海带和紫菜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食用的是海带和紫菜的什么结构?
【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师生共同总结出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多数生活在水中;大多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二、苔藓植物
【教师活动】展示苔藓植物的图片,讲解:春夏时节,如果你留意,在阴湿的墙角,就有可能发现苔藓植物的踪迹。如果你有机会走进温暖多雨地区的森林中,还会在一些树干上看到它们;有时脚下似乎有一块毛茸茸的绿毯,踩上去非常松软,这些植物主要是苔藓植物。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苔藓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苔藓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1)用肉眼观察苔藓植物的形态和颜色。
(2)用放大镜观察苔藓植物茎和叶的形态特点及假根的特点。
(3)测量苔藓植株的高度。
【教师活动】展示葫芦藓结构的图片,让学生总结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活动】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三、蕨类植物
【教师活动】展示蕨类植物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教师活动】展示肾蕨结构示意图,引发学生思考:蕨类植物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它们的叶常呈羽状,它们的茎大多生长在地下。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适于陆地较为潮湿的环境。
【教师活动】展示葫芦藓和肾蕨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高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明白输导组织对于陆生植物的生长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展示贯众叶片背面着生孢子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蕨类植物不开花、不产生种子,它们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呢?
【学生活动】观察蕨类植物图片或实物发现孢子,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总结:蕨类植物的叶片背面这些褐色的隆起是孢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四、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担任什么角色?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师生共同总结: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作为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藻类植物是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工业及医用原料等;苔藓植物是自然界的拓荒者,具有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作用,还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蕨类植物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等。
四、拓展提升
【教师活动】出示三种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思考:三类植物的进化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从生活环境上看,三类植物体现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从形态结构上看,三类植物则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教师活动】适当引导,最后点出三类植物的繁殖方式都是孢子繁殖。
【教师活动】出示三首古诗,让学生判断诗中描写的是哪种植物。
【学生活动】感悟体会,并尝试回答。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苔藓植物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虽然生活在陆地上,有了类似茎和叶的结构和假根,但结构不发达,没有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一般都很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有了输导组织,它更能适应陆地环境。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到,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板书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