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课时计划
No 2 第 2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型 新授
目的要求 1、概述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以及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3、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及科学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难点关键 1、概述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以及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教具资料 教材、教参、课标、能力培养、网络资源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方法 时间分配
一、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如果森林古猿是人类祖先的话,森林古猿又是如何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你能想到这会与什么因素有关?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猿到人的进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二、明确学习目标(齐读) 1、概述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及科学不断发展的观点。 1
三、统览教材自主学习 1、人类进化的原因是 2、探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3、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的代表是 4、人类起源的标志是 2
四、新课讲授 从猿到人的进化 1.自学指导: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教师提供的资料有:人和黑猩猩的手、骨盆、牙、骨骼比例、氨基酸种类等资料。 (1)地壳的剧烈运动和气候的急剧变化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造成了什么影响? (2)你认为那时的森林古猿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3)哪些证据支持了你的推测?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由热带雨林变为稀树草原。它们的树栖生活受到严重威胁,面临需要下地行走,果实、嫩芽等食物缺乏,敌害增多等困境。 (2)会被迫改变原有的树栖生活方式。 (3)化石为我们提供了证据:“露西”骨骼化石的下肢骨粗壮、骨盆宽阔,所以推测“露西”为直立行走。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课本剧展演 通过课本剧表演,帮助学生理顺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历程(包括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火的使用、语言的产生等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课本剧: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 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提问】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可是,刚刚同学们在汇报中提到,现在类人猿的生活状况并不乐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组讨论,制订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等。 2).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4、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 阅读课本,完成相应练习。 通过阅读思考,使学生体会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历程和证据。 通过课本剧的展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生认同人猿同祖的事实后进行情感升华,形成保护生物的意识。 通过阅读和练习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15 10 2 2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语言的产生促进了火的使用 B.直立行走、解放前肢,使身体更灵活 C.制造和使用工具,提高捕猎和御敌能力 D.用火烧烤食物,改善身体营养,利于脑的发育 2、距今300万年前的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从化石可看出,露西的髋骨比较宽阔,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已发生了变化,下肢骨更粗壮。这些特点表明( ) A.古人类能够直立行走 B.古人类能够制造工具 C.古人类会用火烧烤食物 D.古人类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 巩固新知 5
六、课堂小结 学生说出本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收获。 归纳总结 1
板 书 设 计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1.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更加灵活 2.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3.开始用火 4.大脑越来越发达,产生语言
课 后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