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4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4.1.4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种子的萌发(1)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23年9月 课时 1
教具 课件、 实验器具、视频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探究活动,描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学会控制实验单一变量的方法。 提升探究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种子的萌发条件,认同内外因辩证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3、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学 情 分 析 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了较丰富的经验积累,学生动手的欲望较强烈,让学生亲身参与种子的萌发实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学会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提升探究思维能力。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的原因,单一变量的控制。
板 书 设 计 第四节 种子的萌发(1)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1、外界条件: 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还要度过休眠期。
教 学 反 思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设计方案,动手操作。交流质疑,师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了单一变量的控制方法。能分析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学会了科学思维方法。部分学生对控制单一变量找不准变量,举例分析引导。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情景导入, 播放图片 师分析: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想一想道理。 20世纪初,人们在辽宁省普兰店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了一批埋藏于1000多年前的古莲子 ,1953年,北京植物园的专家对古莲子光滑坚硬的外壳进行扎孔、浸水处理,待其变软后剥壳、播种,最终让一些古莲子生根发芽,开出了粉红色的美丽荷花。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 二、学习新课(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探究主题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一)阅读课本P20-21,看图4.1-18, 自主学习,互相质疑,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1 探究活动,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设计探究可行的方案? 1、探究活动:【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提出问题: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吗? 作出假设: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制定计划: 材料器具 蚕豆 ( 或大豆 ) 种子;广口瓶,纱布 ( 或吸水纸 );清水等 操作方案(组长负责分工,合作探究。师分析释疑,师生评价) 1.取甲、乙、丙三只大小相同的广口瓶,在每只广口瓶内部铺上两层纱布。 2.分别向三只广口瓶中放置相同数量的种子。 3.向甲广口瓶中倒入 1/3 的水,使水没过种子;向乙广口瓶中倒入适量的水,使纱布变得湿润;丙广口瓶保持干燥 (图 4.1-18) 4. 将三只广口瓶放在温暖的地方。 5. 设计观察记录表。 实施计划 1. 依据探究计划完成实验。 2. 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情况,填写观察记录表 分析与讨论:交流质疑,师分析。 学习任务2 进一步探究: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吗? 实验中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丁瓶和乙瓶变量是温度 实验现象:乙瓶种子萌发;丁瓶种子不萌发。 实验结论: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归纳小结: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外部条件。 学习任务3 分析实例,说出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 探究思考:种子具备了一定的外界条件,就一定能萌发吗? 师分析:其实种子在满足环境条件的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自身条件才能萌发。阅读P21页需要什么自身的条件---- 表达交流,师分析归纳: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相关链接:种子的休眠 自主学习,分析讨论 有些种子虽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外界条件也适宜,但是它们成熟以后不能立即萌发,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师分析: 有些植物的种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睡眠”才能萌发,这种现象叫做种子的休眠。种子经过休眠就可以降低寒冷和干旱等不良因素对植物发育的影响。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特别提醒: 把种子种在适宜外界环境条件下,仍未能萌发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胚不完整或已死亡②没有足够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③种子处于休眠期 跟踪训练,巩固提升 将浸泡后的菜豆种子剥去种皮,并做如图所示的处理。在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培养。其中不会发芽的是( ) 2.下图是探究“ 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 B.该实验探究的是空气、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 D.甲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3.“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D.适宜的光照 4.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①与④对照,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B.②与④对照,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C.③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 D.④中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是种子不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 答案:DDAC 课堂小结: 盘点收获,共分享。 四、课堂达标:(分层提高,评价记分) 1.下列条件下种子可以正常萌发的是(  ) A.多肥、积水、温暖的土壤 B.寒冷、疏松、水分充足的土壤 C.温暖、潮湿、松软的土壤 D.温暖、干燥、松软的土壤 2.下列不是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的是( ) A.充足的阳光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适量的水分 3..某同学进行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对4组实验分别进行了如下设计:关于实验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空气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本实验设计了3组对照实验,理论上2号瓶里的种子可能萌发 1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以说明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每组实验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偶然性比较大,实验结论不科学 4.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量,并将结果绘制成坐标图。下列坐标图中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的是(  ) A. B. C. D.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厚礼。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创造了亩产1402.86千克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1)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 观察玉米种子纵切面(图一)发现,种子中的淀粉主要存在于[ ]________里,能萌发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________。 (2)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种植?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哪些条件?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记录如表。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号瓶。比较实验现象可知,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 (3)玉米开花伊始,在雌蕊(须状)未长出之前,同学们用纸袋将雌花A套起来,而B未做任何处理。一个半月后,结果如图二所示,说明花经过_________ ______才会结果。 答案:CACA 4题 (1)胚乳 胚芽 2号 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传粉和受精 作业:P25 3题 课外实践:测定种子发芽率 在农业生产中,如果播种到大田中的种子发芽情况不好,就会造成减产,补种又往往会错过农时。因此,种子在播种前应先测定发芽率。发芽率是指萌发的种子数占供检测的种子数的百分比。种子的发芽率只有超过 90% 才能达到播种要求。 提示: 1. 将 300 粒种子平均分成 3 组。 2. 取 3 只培养皿,在每只培养皿的底部平铺两层吸水纸,先用水将其润 湿,再均匀地将每组种子放在吸水纸上,并覆盖湿纱布,然后将培养皿在温暖的地方。 3. 一周后数出每组种子萌发的粒数,计算出 3 组种子发芽率的平均值, 即为被测种子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