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4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4.1.4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种子的萌发(2)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23年9月 课时 1
教具 课件、 实验器具、视频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观察探究,描述植物种子萌发过程,说出种子结构及与幼苗各部分的对应关系。 2、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异同。 3、认同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 情 分 析 学生学习了种子的结构和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对种子的萌发过程,平时是看不到的。让学生亲身参与种子的萌发实验,把学生实验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苗按顺序排列,并借助媒体视频,直观呈现萌发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构建知识。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1.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说出种子结构及与幼苗各部分的对应关系。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异同。 难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异同,种子萌发内部物质变化。
板 书 设 计 第四节 种子的萌发(2) 种子萌发的过程 1、 2、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萌发的不同点: 菜豆种子的子叶包着胚芽出土,玉米种子的子叶不出土;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子叶,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胚乳。
教 学 反 思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交流质疑,师点拨引导,理解了种子的萌发过程,能区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异同,学会了科学思维方法。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无胚乳部分学生不理解,举例分析引导。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情景导入, 播放图片 师点拨: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开始萌发,并逐渐发育成幼苗。从外界环境中不断地吸收营养,茁壮成长。 二、学习新课(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一)知识回顾: 探究主题(二)、种子的萌发过程 阅读课本P22-24,看图4.1-19,图4.1-10 自主学习,交流质疑,合作探究 1、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2、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的异同? 3、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怎样选种 1、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目的要求:观察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形态 结构变化。 材料器具: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木屑 ( 或细沙 ),玻璃缸;清水等。 方法步骤: (1)在玻璃缸内加入适量木屑 ( 或细沙 ),加水保持湿润。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分别播种在玻璃缸的一边,使种子紧贴玻璃缸内壁,以便从玻璃缸外能观察到种子的萌发情况。在 2 周内每隔2 天分别播种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各数粒。 (2)参照图 4.1-19 和图 4.1-20,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小组展示自己七天培养好的菜豆幼苗和玉米幼苗,把发育过程的照片按顺序展示。 表达交流,师点拨引导,师生评价。 菜豆种子萌发过程:(师播放视频) (1)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 (2)胚根突破种皮向地生长。 (3)胚轴伸长,子叶逐渐脱离种皮. (4)胚轴继续伸长,子叶和胚芽出土 (5)幼叶长出,子叶萎缩。 跟踪训练,巩固提升 1.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的(一)阶段,有机物逐新增多 B. 只要外界条件适宜,豆瓣也能萌发成幼苗 C. 萌发过程中发育成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D. 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2.如图是花生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 图中②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 花生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D. 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不断增加 3.下列关于大豆种子萌发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播种前翻耕土壤,能为大豆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B. 萌发过程中,胚芽最先突破种皮,发育为茎和叶 C. 适宜的条件下,肥硕的豆瓣萌发成的幼苗更健壮 D. 播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种子,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利于种子萌发 答案:DAA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播放视频) (1)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 (2)胚根突破种皮向地生长 (3)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 (4)根数目增多,胚芽出土 (5)幼叶长大,幼苗长高 2.菜豆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异同点: 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萌发的不同点: 菜豆种子的子叶包着胚芽出土,玉米种子的子叶不出土;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子叶,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胚乳。 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怎样选种 表达交流,师点拨:幼苗在长出第一片绿叶之前,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种子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播种时常常选用籽粒饱满、完好无损的种子,以保证种子的正常萌发和萌发后的幼苗能够茁壮成长。 特别提醒: 1、测种子的发芽率时应怎样选种 发芽率是指萌发的种子数占供检测的种子数的百分比。种子的发芽率只有超过90%才能达到播种要求。测发芽率时应随机取种。 2、种子的鲜重主要指的是种子含水时的质量,种子的干重主要是指有机物。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会大量增加,原因是种子吸水膨胀;种子干重会先减少,原因是呼吸作用增强,消耗有机物,叶片出现一段时间后,干重会增加,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如:若用一斤黄豆生了五斤豆芽,有机物的量是减少的,增加的质量是种子吸水导致的。 相关链接: 自主学习 子叶出土的幼苗与子叶留土的幼苗 胚轴是胚芽和胚根之间的连接部分,同时也与子叶相连。由子叶着生点到胚芽的一段称为上胚轴,由子叶着生点到胚根的一段称为下胚轴。大豆、 棉花、油菜、蓖麻等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下胚轴加速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小麦、玉米、水稻等单子叶植物以及蚕豆、豌豆等双子叶 植物,种子萌发时上胚轴伸长,而下胚轴却不伸长,所以子叶并不随胚芽 伸出土面,而是留在土壤中。 跟踪训练,巩固提高 1..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 B.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酒,变蓝的部位是b C.⑥和g都是新植物的幼体 D.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和f 2.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表示胚乳,b表示胚 B.胚的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 C.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 D.幼叶变绿后依靠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提供有机物 3.现有一批新购买的玉米种子,要对其进行发芽率测定,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外形观察 B.抽样检测 C.检测一半 D.全部检测 答案:ADB 三、课堂小结:盘点收获,共分享。 1、 2、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异同点 (1)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萌发的相同点: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然后胚轴伸长,胚芽露出地面;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同时胚根不断生长。 (2)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萌发的不同点: 菜豆种子的子叶包着胚芽出土,玉米种子的子叶不出土;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子叶,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胚乳。 四、课堂达标(分层提高,评价记分) 1.如图为菜豆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胚乳提供 B.③的地上部分由菜豆种子中胚轴发育来 C.③→⑤时期会进行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 D.⑤中有多颗菜豆是因为一朵花中有多个子房 2.种子萌发过程中,最早突破种皮的是 ( ) A.子叶 B.胚芽 C.胚根 D.胚轴 3.关于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胚轴、胚芽和胚根 B.种子吸收的水分,只使种皮变软,使胚容易突破种皮 C.子叶将来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 D.种子萌发时,因子叶不出土,故播种时应深播。 4.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 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示意图,其中 X为鲜重变化曲线, Y 为有机物质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 种子吸水萌发,其中 H 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 B.图乙中, X 曲线的 ab 段, 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 C.图甲中,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D.图乙中, Y 曲线的 ae 段, 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水分大量散失 5.如图简要呈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大豆的一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⑤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
C. 幼根的生长靠伸长区增加细胞的数量 D. 果实由⑥胚珠和⑦果皮组成 6.图是大豆种子与幼苗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d合称为________。 (2)图二中f是由图一中的________发育而成的。 (3)图二中g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该区域分布着大量的________,增大了吸收面积。 (4)从图一生长为图二的过程中,大豆种子内的有机物含量将会________。 7.学校兴趣小组记录了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了X、Y两条曲线,如图乙所示(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4)图甲中的(一)、(二)阶段对应图乙中X曲线的   段(用字母表示),此时消耗的有机物来自   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结构。图乙曲线Y中ef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大豆苗的[   ]  强于[   ]  。 (5)农业生产中经常通过“豆粮间作”的种植方式提高产量,是因为大豆根部的   能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CCABB 6.(1)ab;卵细胞;③光合作用;①呼吸作用。 (2)根瘤菌。 7.【答案】(1)胚 (2)a (3)成熟区;根毛 (4)减少 作业: 课后P24 1、2题 课外实践:自己设计方案,测定小麦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