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传染病的概念。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3.根据实际生活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4.了解甲肝、流感、肺结核、蛔虫病等常见传染病。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传染病的定义,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并能将传染病预防措施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提出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教学过程环节一:实例导入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播放关于新冠肺炎以及流感的相关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新闻中的信息,进而提出问题:传染病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引出本节课主题,进入新课讲授环节。 学生通过观看新闻自主得出结论:新冠肺炎和流感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传染病。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此引出新课讲授。 环节二:新课讲授1.传染病的定义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判断流感、水痘、贫血等疾病是否是传染病,以及教师设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传染病。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探究新冠肺炎、肺结核、蛔虫病这三种传染病的致病原因,从而得出病原体的概念:病原体是能够引起生物疾病的物质。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采用创设情境的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嗅觉,将孜然粉比作接触性传染病的病原体,通过“患者分发糖果导致传染病流行”的情景模拟,提高课堂趣味性,通过寻找被传染者引导学生思考:病原体是怎么从患者的皮肤上传染给你的呢?进而分析病原体的传播路径,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得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概念,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组织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流感、甲肝这两种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结合新冠肺炎实例,请学生回忆在新冠肺炎期间国家应用了哪些举措应对传染病蔓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预防新冠肺炎的?鼓励学生进行抢答,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对各项措施进行分类,从而理解: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学生自主探究如何预防甲肝,通过阅读资料结合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卫生习惯,并学生上台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加深学生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扮演传染病医院医生,对不同疾病自主做出诊断,最终得出传染病是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通过自主阅读资料可以得出:病毒、细菌、寄生虫都可以引起传染病。并自主总结出传染病的定义。学生扮演传染源、易感人群,增加课堂体验感,通过嗅觉更加直观理解传染病流行的过程,最终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种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并且认识到传染病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学生列举相关预防方法,根据教师的提示对各个方法进行分类,掌握传染病的预防的三大措施。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生活经验回答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灵活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设计意图 (1)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将孜然粉比作病原体,利用嗅觉代替视觉,帮助视障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3)以设计情景剧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课堂才能引导学生乐于实践,在实践中主动探究得出结论,获得成就感。 (4)采用讨论法,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这一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5)利用抢答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更好的掌握传染病的三项预防措施这一知识点。环节三:巩固提升进行当堂练习,并归纳本节课重点内容。向学生列举古代传染病相关书籍,现代对抗非典、新冠肺炎的经历,引导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健康生活。 师生归纳本节课重点内容。向学生列举古代传染病相关书籍,现代对抗非典、新冠肺炎的经历,引导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健康生活。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向奋战在抗议一线的科学家、医护人员致敬,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堂练习题目 1、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新冠病毒 B.患流感的儿童 C.患狂犬病的狗 D.甲肝患者 2、某省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事发后有关部门立刻采取行动,把相关场所内的活禽全部捕杀并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甚至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这一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 板书设计传染病及其预防 1、定义 2、基本环节 3、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