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动物的行为教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4动物的行为教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建立在学生全面认识生物圈中各动物类群的基础上的。因此,教科书在介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之前,先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同时,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有是动物的特征之一。动物的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外在表现,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动物个体或群体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所作出的有规律的、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种族,都是十分重要的。人们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在于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有害的动物。在本节课中,除了学习上述知识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关注动物的生存状态,明确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理解动物的社会行为。
(3)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
2、能力目标
通过课中观看视频及相关图片,锻炼学生对信息筛选、提炼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促使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及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2.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常见动物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的片段,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熟悉这个音乐吗?在这个片段中你看到哪些动物在干什么?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引出动物行为的概念。
师:可见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来探索动物行为的奥秘。板书:动物的行为
二、探究新知
(一)行为按功能分类
师:了解了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同学们能不能尝试举一些例子?
生:举例子
师: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周围的动物世界,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但不同的行为具有不同的功能,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图片,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图片中描述的是动物的哪种功能行为。
(二)按行为获得途径分类
播放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视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视频中的行为进行分类,并说出依据。
生:小组回答问题,并说出依据师:我们根据行为的获得途径将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分别讲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及区别。
趁热打铁:练习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师:引导学生从小羊吃奶和黑猩猩叠箱摘香蕉这两个行为中得出结论: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适应不断多变的复杂环境,而先天性行为则维持动物基本的生存,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师:展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别、联系的表格,同桌之间两两互查。
生:两两进行 PK。
师: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区分这两种行为,那就让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下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师:展示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数据
生:得出结论: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能力也就越强,学习行为也就越复杂。
师:实验中的乌龟虽然神经系统不发达,但仍然学会了绕道取食。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生:坚持、不放弃、勤能补拙。
师:人类正是在不断学习中进步,不断探索中前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老师相信大家的学习能力,也相信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去适应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
师:每一种动物是不是单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当然不是,有些动物特别是较高级的动物都是营群体生活,它们具有一定的社会行为。(三)社会行为
1、播放视频。
2、学生展示观后收获。
3、多媒体展示展示社会行为的概念、特征。
4、联系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并知道不是营群体生活就一定有社会行为。
师: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你知道动物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是如何交流信息的吗?)
动物群体中的成员之间交流信息的方式。
(四)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最后让我们思考:我们研究动物行为有什么意义?师生总结并多媒体出示:我们研究动物的行为,目的在于认识动物活动的规律,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范有害的动物,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和谐发展。
三、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
生;畅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动物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世界也因动物而精彩,所以我们要珍爱动物,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当堂训练
1.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蚂蚁挖洞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蚯蚓走迷宫
2.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 )
A.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鸣叫
3.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 B.大山雀 C.青蛙 D.黑猩猩
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大山雀偷喝牛奶 B.蚯蚓走迷宫
C.海豚表演 D.母鸡哺育小鸡
5.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动物都有 B.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C.是可以遗传的 D.在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间有不同的表现
6.一只正在孵蛋的母鸡,如将其所孵的鸡蛋拿掉,换上石头,它照样孵蛋,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经验行为 C.学习行为 D.社会行为
五、教学反思
关于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进行了无数次的设想和修改。考虑到知识点当堂消化记忆,不去占用课后时间,因此设置了赛一赛、学生互查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这节课的重点。但课堂中同学们稍显紧张,举手不踊跃,导致稍有拖堂。课件是很好地教学工具,它不仅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抽象的科学知识,也能因为精彩的画面和实际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理解知识,展示一些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参与的活动等。但如果运用不当,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负面影响。
因此,课件的设计,我也非常重视。既要画面引人,又要能恰当地表达教学意图还要把教学的重要内容突出出来。因此,我首先构思好,然后上网搜集资料,从众多的资料中筛选最合适的,搜寻配套视频,就是画面是否形象,我也动了很多脑筋、搜了很多图片,才得到这些学生既喜欢又感觉新奇的画面。总体说来,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亦有不足。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本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后面学习社会行为时学生活动较少,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整体授课属于亲切、平易近人风格,但语气稍显平缓,言辞平淡,不够激昂。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不足之处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