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描述性状与基因的关系。通过实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3.理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4.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描述性状与基因的关系。通过实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教学难点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自身的特征,观察图片、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讨论豌豆花色、果蝇翅型的性状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进而得出结论。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分钟 一,导入语:同位之间相互观察一下,你具有下列哪些特征?这些是否与你的父母相同?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眉毛的长短、有无耳垂、能否卷舌、头发的软硬、直发还是卷发、肤色的深浅......课件展示图片人的眼皮的单双、能否卷舌、大拇指大拇指(板书课题:第二节性状的遗传) 学生积极活动,相互观察对方特征,进一步发现自我 创设情景,发现自我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探究活动35分钟 目标导引过渡: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相信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完成这些目标 探究活动一:生物的性状二,展示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描述性状与基因的关系。通过实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3.理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4.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三课件展示图片 鹦鹉羽毛的颜色 鸡冠的形状鹦鹉羽毛的颜色、 人的眼皮的单双 果蝇的翅型合作交流一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如:耳垂的有和无、酒窝的有和无、南瓜的果皮颜色、豌豆花的颜色、鸡冠的形状、家兔的毛色、人的血型 合作交流二展示豌豆某些性状图片 合作交流二展示豌豆某些性状图片讲解归纳相对性状的概念和相对性状的三要素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一同种生物,二同一性状,三不同表现类型用课件展示让学生列举实例课件出示试题巩固所学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遗传性状的是() A.人的脸型B.植物叶的形态 C.羊是草食性动物 D.常在阳光下工作皮肤较黑 2、有的同学认为“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可以看作是相对性状。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3、有的同学认为“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课件展示遗传学家孟德尔事迹,学生阅读遗传先知——孟德尔 孟德尔是奥地利学者,遗传学奠基人。1843年因家贫而辍学后到奥古斯丁修道院做修士、神父。1853年去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受到科学训练和熏陶。从1856-1864年,他进行了 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解决实验问题时,他提出了遗传因子(现称为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重要概念,并阐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因此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分析与讨论:阅读教材 P99—100,并观察豌豆花色的遗传和果蝇翅型的遗传图。 巧设疑问豌豆亲代一个是白花一是紫花而子代全部是紫花为什么白花这种性状在子代中无缘无故的消失呢?亲代是一对长翅果蝇,后代既有长翅果蝇也有残翅果蝇,为什么子代出现残翅呢? 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组合作 1、在图示的遗传试验中,分别研究了豌豆和果蝇的哪一对相对性状?豌豆花的紫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 2、相对性状在豌豆和果蝇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是怎么传递的?在豌豆花色的遗传中,亲代的性状表现一个是紫花、一个是白花,而在后代中全部表现为紫花,没有白花。在果蝇翅型的遗传中,亲代的翅型全部为长翅,而后代中除了长翅外,还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残翅。 展示课件指导学生回想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提问: 3.控制一个性状的一对基因在体细胞中有几种组合形式 大家谈 4.这三种组合各控制什么性状 同学们共同回答过渡:根据已经有的知识基础,如何来表示生物性状的遗传呢?亲代的性状是如何遗传给下一代呢?课件展示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根据亲代与子代的性状表现确定控制性状的基因组成豌豆的亲代是紫花和白花,后代全部是紫花控制白花的基因用 a表示,控制紫花的基因用 A表示,白花在后代中没有表现,说明白花是隐性,紫花是显性。看我的课件展示遗传图解 课件出示课本 100页果蝇翅型的遗传 教师讲解分析果蝇翅型的遗传特点:亲代都是长翅,后代既有长翅也有残翅,说明了残翅是隐性长翅是显性,用一个词无中生有来确定隐性。教师板书遗传图解 显性性状:隐形性状 = 3 : 1 教师启发学生总结遗传特点: (一)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表现。正是由于基因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传递,才使得生物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也是每种生物的固有特征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二)生物能以不同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子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两个亲本;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子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一个亲本。 知识归纳 学生朗读学 习目标 学生观察图片并举例生活中某些生物的特征从而描述生物的性状概念生:(试着回答)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学生观察图片学生 列举实例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孟德尔事迹感受思想教育。 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 回顾以前所学 展示遗传图解 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内容 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培养学生理解归纳能力 让学生发现生物的某个性状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环环相扣使学生巩固相对性状的概念进一步巩固性状和相对性状概念 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分析遗传图解,学生能够系统掌握遗传特点 培养了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达标检测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与黑毛B.人的身高和体重 C.圆滑的豌豆和皱缩的豌豆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把高茎(E)豌豆与矮茎(e)豌豆杂交,子代中有高茎 198株、矮茎 189株,则亲代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 ) A.EE×ee B. Ee×ee C.Ee×Ee D.EE×Ee 3.下列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染色体就是 DNA D.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基因控制的 4.下列哪种细胞内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 ( ) A. 卵细胞 B. 受精卵 C. 子房壁细胞 D. 珠被细胞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答案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板书设计:第二节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性状教后反思: 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根据《教学用书》的建议应利用两课时完成。用 1课时完成,时间较为紧张,教学内容处理得不够完善。比如:对基本概念的辨析和精练不够,学生典型例题的训练也不够。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不太到位。学生已经完成的学习内容掌握得不太理想,影响了教学环节的完整。比如:对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是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但学生多数联系不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