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2.说明导管是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通道。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4.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5.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资料:有人计算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中只有大约2.2千克是作为玉米植株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各种生理过程的,其余那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些水对植物体本身以及自然界又有什么意义呢?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课件展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和生有大量根毛的图,让学生理解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生有大量根毛,有巨大吸收面积,提高吸水效率)。2.继续质疑: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展示带叶枝条下端插入红墨水并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描述现象。并对该茎进行纵切和横切,让学生观察现象。引出茎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导管。简析导管细胞的特点和根、叶脉内的导管组成运输管网。明确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向是从下向上。二、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的概念问题引导: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从植物体的哪部分散失的?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两个透明玻璃瓶里放入两根生长状况差不多的芹菜茎段,一根去除叶子,一根不去除叶子,如图。玻璃瓶中液面滴入油以隔绝空气,塑料袋与容器用线绳扎紧。(保证塑料袋表面出现的水仅产生于叶的蒸腾作用。)将做好的装置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几个小时。描述实验现象。水珠从哪来?说明什么?水实际上是以什么形式散发出来的?说明了蒸腾作用的存在,也证明蒸腾作用的部位是叶片。引出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表散发的过程。(板书)主要器官是叶片。(二)叶片的基本结构问题引导:你想知道显微镜下的叶片是什么样子的吗?1、徒手切片:问题提示:制作徒手切片时应注意些什么?你是怎样做的?你制作的徒手切片是否成功?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你对其他同学的做法有何意见?你看到了叶片的哪些结构?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参与学生讨论,并及时地对做得好的和发表独持见解的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特别提醒同学注意安全。2.课件展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讲析叶片的结构组成: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3.重点讲析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1)保卫细胞的特点;(配合课件制作一个表皮装片进行说明)(2)气孔开闭的原理;(辅助课件的动画演示)。(3)气孔的分布情况及意义。(有试一试的活动提示)(三)蒸腾作用的意义1、过渡:给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的水的资料。设问:绝多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这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对自然界呢?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13页的文字后,配合课件讲析蒸腾作用的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1)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和无机盐的需要;(2)能降低叶片的温度,防止高温灼伤。3.播放多媒体动画,讲析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水循环。4.进行爱绿、护绿的意识教育。总结和练习希沃课件思维导图配合板书,进行知识点总结,建立知识框架。板书设计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吸收水分——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2.运输水分——茎中的导管:中空的、方向从下向上二、叶片的结构1.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都分布有气孔2.叶片的结构:叶肉:含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脉:含输导组织,具有支撑和运输作用3.气孔:有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开闭受到其控制三、蒸腾作用1.概念: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表散发的过程自身:2.意义:自然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