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1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2.描述骨、关节和骨骼肌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3.说出动物运动生存的意义。教学重点:1.说出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2.骨、关节和骨骼肌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教学难点:1.关节、骨骼肌的结构。2.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难点成因:关节、骨骼肌的结构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都比较抽象,学生看不到、摸不着,不好认识,更不好理解。突破策略:准备人类关节的X光片,泡脚凤爪,让学生通过看光片、解剖凤爪立体的认识关节的结构。提前录制有关骨骼肌的微课,课堂播放。准备纸板、图钉、橡皮筋指导学生制作模型,帮助学生理解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教师]播放提前录制的学生跑操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提出问题,我们是如何产生运动的呢?这和我们自身结构有关。运动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运动系统的组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构成。[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给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主动参与 获得新知[教师](一)认识骨1、出示人体骨骼组成的图片,给学生3分钟让学生自学,认识上下肢骨的组成。2、让学生代表上台,教师指认骨骼模型中上下肢骨,学生配合摸相应的骨,帮助学生认识人上下肢骨的组成。[学生]通过动眼看、动口说、动手摸,认识人上下肢骨的组成。[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新知。[教师](二)关节的结构1、出示关节结构模式图,3分钟让学生识记关节的5各结构,出示关节结构模式图,让学生按顺序说出相应的结构。2、按小组给学生发人体各关节的X光片,指认相其中相应的结构,然后让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3、针对学生看不到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问题,利用泡椒凤爪“补充”。让学生找到泡椒凤爪的指关节,掰开,观察里面的结构。[学生]学生跟着老师引导,观察X光片,观察泡椒凤爪的指关节,认识关节的结构。[设计意图] 关节的结构是本节课重点,它是哺乳动物的内部结构,学生不容易直观了解,X光片、泡椒凤爪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两个展示环节,让学生内化知识。[教师](三)骨骼肌骨骼肌的收缩牵拉使骨产生运动,骨骼肌什么结构?课前解剖鸡翅录制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骨骼肌有什么结构?2、骨骼肌如何连接骨?[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骨骼肌的结构同样是哺乳动物的内部结构,不进行解剖学生无法了解,课堂上播放教师解剖鸡翅的视频可以顺利解决这个问题。(三)构建模型 动手动脑[教师]这是本节课难点,为了突破,首先让学生请阅读课本44页内容,配合图5-33,说明骨骼肌牵拉骨产生运动的过程。并回答下面问题1、屈肘时,________收缩,________舒张。2、伸肘时,________收缩,________舒张。教师说明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然后给每小组分发纸板、橡皮筋、图钉让学生根据上图小组合作,制作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并上台展示模型。上台展示的学生主要解释下面问题。1、指出你模型中的骨、骨骼肌和关节。2、用你的模型演示骨、骨骼肌和关节如何协调产生运动。[学生]自学课本内同,回答问题。结合图制作模型并上台展示。[设计意图] 通过制作模型,整合知识。让学生动手,动脑,小组合作制作骨骼肌收缩牵拉骨的模型,让学生内化知识,突破难点。[教师]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运动吗?还需要哪些系统配合呢?[学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参与。[教师]播放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的意义。[学生]攀援、爬行、飞行、跳跃。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各系统参与配合完成以及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及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