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学生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本节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益处,让学生学会辩证性地认识细菌和真菌,并从现实生活中体会到学习生物的兴趣。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生物课的学习,对于细菌真菌已有了初步了解。此外,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发言,乐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主动思考获得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2.分析、归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原理。3.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关注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研究,以及利用细菌和真菌服务于人类生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学重难点知道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关注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研究,以及利用细菌和真菌服务于人类生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想一想,议一议:沼气属于清洁能源。生产沼气的原料是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为什么它们在沼气池中能够产生沼气呢?提示: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能被分解成甲烷,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探究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1、发酵现象: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1)瓶中装有哪些物质,并思考分别起什么作用?(2)你看到了什么现象?(3)将气球除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结论: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2、阅读教材,展示其他发酵制作过程,重点强调是哪种微生物的作用和原理(并配合视频的讲解)3、练习:希沃课堂知识配对(发酵食品与相关的运用的微生物)4、制作米酒,阅读书本P85-86并观看制作米酒视频,讨论:(1)制作甜酒利用了哪些微生物?(2)糯米蒸熟的目的?(3)蒸熟的米饭为什么要用凉开水冲淋一次?(4)为什么要在糯米饭中拌入酒曲?(5)为什么要在糯米饭中间挖一个凹坑?(6)为什么要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请小组派代表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予以评价,并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的补充讲解答案。总结实质:用糯米做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的过程探究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案1、教师利用“老师带来的面包是用包装袋装着的,为什么不敞着放呢”“冬天家里肉买多了,怎么保存呢?”等问题引出学生思考方案2、观看拍摄超市的视频:并思考超市里的这些食品是如何保存的?请学生作代表起来发言,教师予以评价。(脱水法、腌制法(盐渍)、真空包装法、冷冻法、冷藏法、渗透保存法、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教师总结: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可是细菌、真菌有时又很令人讨厌。我们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真菌的生存条件达到食品保存的目的。所以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探究三:人类利用细菌真菌其他方面1、疾病防治,介绍抗生素、胰岛素与细菌真菌的关系2、环境保护—净化污水通过阅读课文学习清洁能源沼气及细菌参与污水净化的内容。强调沼气的由来离不开细菌,细菌虽然能让干净的水变得臭气熏天,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感谢细菌,因为污水净化也少不了细菌的功劳。三、总结和练习1、师生共同总结:思维导图2、课堂训练:判断对错3、延伸拓展:超级细菌,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的素养视频介绍超级细菌的概念和产生原因,重点介绍抗生素的滥用的后果,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关注抗生素的使用,在自己以后的生病过程中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