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3、举例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4、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2、 教学难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2)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宜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第二课时学习“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本案例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1、植物细随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其他微生物(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活细胞是怎样进行正常生活的?2、运用人造皮肤这一真实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思考:若想成功培养人的皮肤细胞,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理解:在培养瓶中培养人的皮肤细胞,需要提供细胞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适宜的温度等非物质条件进而联想到,组成身体的各个细胞若要进行正常的生活,同样需要物质和能量等各种条件,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3、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无机物和有机物?学生对这些概念都很模糊,但这些概念并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只需要了解即可,学生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然后教材回归到细胞所需要的、构成细胞重要成分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复杂的有机物上。4、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材在此以类比的方式,通过汽车奔跑需要加油、人体活动需要食物等亲眼可见的事例,让学生初步理解细胞的生活也需要能量。四、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吊兰盆栽、蔗糖,清水,火柴,酒精灯,烧杯,枫树叶。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活动一: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展示动物植物细胞结构,进行复习。 2、展示吊兰盆栽,活细胞细胞的生活是否也需要物质和能量呢?这些物质和能量分别来自哪里呢?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讨与之相关的内容。 教学衔接:什么是物质,食物中有物质吗?环节二: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1、物质的构成 活动演示:蔗糖在水中溶解 把一块由蔗糖压缩的方糖放进水里,不一会蔗糖在似乎在水中消失了,舀一勺水尝一下,水有了甜味。 问题 : (1)将蔗糖放在水中,蔗糖不见了,它去哪里了? PPT动画演示:得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通过实验加深我要学的欲望。并通过分析、猜测、推理,使学生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且分子之间有间隙。)食物中有物质吗?2、细胞内的物质 活动三: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问题。 资料:出示照片:将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穿在细铁丝上,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发现种子先变黑,然后燃烧,最后只剩下灰白色的灰。 资料中,种子能燃烧的原因是什么?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是什么? (种子能燃烧是因为种子中含有有机物,这种物质一般含有碳,能燃烧。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灰是无机盐。 )教师进一步强调: 生物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氧等。另外,细胞在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小明与小刚的叙述,让学生明确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使学生具有了独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欲望)3、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的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而无机物的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 环节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教师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教师引导:夏天,为了防止晚上休息的时候被蚊子咬,而在床上设置蚊帐,这样蚊子不能进去,而人们需要的空气能够进去。那么,在细胞的结构中,那个结构相当蚊帐的作用,挡住有害的物质,而细胞需要的物质能够进入呢? 学生通过讨论后回答: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它可以挡住细胞外的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内,并将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使得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PPT动画演示、图片看懂箭头的意思 教学衔接:细胞有了物质,还需要能量吗?(广告视频导入)环节四: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活动四: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指导学生分析,并尝试完成下面的问题 资料1:能量的形式有多种。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阳光的能量属于光能,物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热能。 资料2: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器 问题:植物细胞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哪里? 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 2 、化学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活动五: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示。 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有机物需要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的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综合利用教学资源能力以及概括分析和知识总结能力。) 学生质疑1: 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的话,线粒体、有机物分别相当于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有机物相当于燃料。) 教师进一步强调: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以,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小结: 学生分别谈收获。最后教师简单小结。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巩固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六、板书设计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细胞中的物质:无机物、有机物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七、教学反思: 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功能,效果较好,再加上动画的演示,学生能够较好理解。能量转换器学生难理解,尤其是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要加以解释。如果能够有相关视频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