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4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4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1.4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观察和分析图片、视频、演示实验,说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与能量、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物质与能量观及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分析汽车的能量变化,能运用类比和归纳的方法分析生活中的能量变化。
探究实践:开展灼烧花生活动以探究细胞中的物质,并通过制作细胞模型培养实践能力。
社会责任:分析克隆羊多莉的资料,关注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教学难点】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学生认识细胞的结构,但尚不明确其功能,知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理解能量转换过程;在思维方面,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仍需要具体的事物来支撑理解,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利用丰富的素材,以演示实验和活动将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可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分析,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视频展示地震待援画面并提问:“假设你在地震时被困,此时你身边有玉米、鸡蛋、花生、水、咸鱼干这几种食物,但你只能选择一种食物等待救援者到来,你会选哪个?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引出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物质。 学生积极回答选择的食物。 以地震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并初步感知物质 与能量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环节1】物质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由分子组成 【环节2】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提问:“同学们选择了哪种食物?” “这几种食物包含什么物质?”“说明细胞生活需要什么物质?” 教师展示人体呼吸和学生进行核酸检测时的图片,说明细胞生活还需要氧气,且含有核酸。 提问:“这些物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教师演示实验灼烧花生种子,提出问题:“花生种子燃烧的是什么,剩下的灰烬是什么?” 如何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呢? 有机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维生素等简单的物质,分子一般比较大,这类物质一般不含碳,可燃烧。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复杂的物质,分子一般比较小,含碳,不可燃烧。因此,我们在燃烧花生时,留下的物质就是不可燃烧的无机物,烧掉的就是有机物。 提问:“物质由什么组成?”演播放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将蔗糖放在水中,不一会儿蔗糖便在水中消失了,而水也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呢? 展示葡萄与葡萄干的图片,提问:葡萄与葡萄干哪一个更甜?葡萄变成葡萄的过程中,糖类和水的含量有什么变化?这个现象与细胞膜有关吗? 细胞中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那这些物质能自由进出细胞吗? 3.教师播放物质进出细胞的动画,学生观察红、灰、蓝色圆圈(分别代表需要的、无用的、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进入细胞的画面。 由此可见,细胞膜不仅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而且对物质的进出有选择性,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说出细胞生活需要水、糖类、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 知道细胞生活还需要氧气,且含有核酸。 根据生活经验和书本的提示归纳出物质分为 有机物和无机物,并说出二者的特点。 归纳总结:有机物分子一般比较大,这类物质一般不含碳。无机物,分子一般比较小,含碳。 回答因为水和蔗糖等许多物质都是有分子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蔗糖在水中溶解,是一个个蔗糖分子分散开来,挤进水分子之间的空隙中。这说明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并且有大小之分。 阅读课本50-51页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相关内容,根据动画描述与“进”、“排”、“挡”相关的物质。 ①能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 ②把不需要的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 ③排出细胞内产生的废物。 演示实验、播放动画能直观地展示变化,利于学生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这一抽象概念,为初步形成物质与能量观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进行归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蔗糖消失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动画直观形象地展示物质进出细胞,利于学生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环节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 器 1.在自然界中,能量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展示图片。提问这些是什么形式的能量? 2.化学能能转换成光能、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说明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汽车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呢?谁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3.阅读教材第51-52页内容,思考: 植物的能量从何而来?动物的能量从何而来?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什么? 1.指出图片中分别是哪种形式的能量。讨论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形式的能量。 2.汽车的发动机将汽油中的化学能转化成了动能,发动机就是其能量转换器。 3.植物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采用读书指导法、类比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现象进行分析,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和类比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并强化物质与能量观,使其逐渐认识到细胞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提问:为什么细胞内发生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这是由细胞的什么结构控制的? 分析小羊多莉的身世来寻找答案。 提问:教师提出问题串:“克隆羊多莉长得像哪只羊?该羊给克隆羊多莉提供了什么结构?”“这说明了细胞核的作用是什么?”“细胞核为什么具有这么重要的功能? 细胞核为什么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 细胞核中有一种遗传物质,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回忆细胞的结构并进行猜测。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后回答。 提高学生的资料分析和读图能力,理解 细胞核具有遗传信息,控制着物质与能量的 变化。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回顾本节内容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小测 引导分析生活现象 认真思考、答题 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巩固概念,提高学生的概念迁移和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