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1种子的萌发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2.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4.通过探究活动,学会设计含有多个变量的对照实验。5.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合作理念教学重难点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课件出示,农民伯伯购买假种子,造成减产的图片资料。生:出谋划策,帮助农民伯伯。要到正规种子站购买种子,及时补种,同时要吸取经验教训,早购买种子,并测种子的发芽率。师:那么怎样检测种子的发芽率呢?课前已经安排大家提前做了实验。大家表现的都非常好。谁能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实验?(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生:1组介绍:1、在培养皿内铺上两层滤纸,加入适量的水。2、在滤纸上均匀的摆上 100粒种子。3、放在适宜温度下每天观察。师:嗯,设计的很好。有没有不一样的?2组介绍:为了避免浪费,我们用两粒种子来做实验。师生分析,这一组的缺点是种子数量太少,偶然性因素太大。3组介绍: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我们设置了重复组。师:嗯。这一组做的非常好,是不是比第一组还要完美。4组介绍:为了保证发芽率,我们专门挑选粒大饱满的。5组介绍:为了降低农业种植损失,我们专门挑选粒小干瘪的。师:大家想一下,这两组能不能完全反映总体种子的发芽率?生:不能!师:所以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生:抽样检测。师:对很好,请大家看课本找出什么是抽样检测?生:朗读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抽样的方法有讲究:样本量要合适,样本过多费时费力,样本过少则准确性差;要做到随机抽样,不能凭主观想法挑选样本。师:好,实验做完了,你们组有多少种子萌发了?怎么计算发芽率呢?课件展示,计算发芽率的公式。请学生迅速计算自己组种子的发芽率。生:学生根据实验迅速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师:发芽率达到多少才可以播种。生:发芽率达到 90%以上才可以播种。师:那么大家想一下我们在测种子发芽率的时候,给种子的提供了哪些环境条件?生: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师:对。但是仍然有一些种子没有萌发,这是什么原因?生:种子自身的原因。(三)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师: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课件展示,种子的结构图片。生:学生看图说结构。回顾种子的结构。师:大家还记得我一开始安排大家都是怎样处理种子的吗?生:1、2号粒大饱满去掉种皮的和粒大饱满;3、4号破坏了胚的和粒大饱满;5、6号粒大饱满煮熟的和粒大饱满活的;7、8号切除胚乳的和粒大饱满;9、10号未度过休眠期的和度过休眠期的。同时课件展示操作的图片。师:实际上大家已经在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了,下面请小组合作,明确自己探究的是什么?课件展示,要求:先找出本组的变量。然后按照课件展示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并写在学案相应的位置上。课件内容:变量: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实验步骤:1、取两个培养皿贴上 1,2号标签,并在里面各放上两张浸湿的滤纸。2、在 1号培养皿中均匀的放上。在 2号培养皿中均匀的放上。3、把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下。每天观察记录。生:小组交流合作。师:教师巡回指导。请小组上台展示。生:小组上台展示。师生:根据学生展示,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课件展示归纳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跟踪练习。课件展示。学生解答。(四)种子萌发的过程师:做实验时,我就要求先浸种一天,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生:因为种子萌发时需要水分师:对,种子萌发时先吸收水分,然后子叶或胚乳中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胚芽,大家有没有观察到种子萌发时是谁先长出来的?生:先长出根。师:根是由什么发育来的?生:胚根。同时回顾胚轴发育成什么?胚芽发育成什么?师:课件展示,种子萌发的过程。师生一起总结一遍。生:学生观看小动画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师:课件展示,问题思考,种子萌发的整个过程中,有机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种子萌发的过程,解释有机物先减少再增多。跟踪练习。课件展示。学生解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利用课件归纳知识网络。结束语: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我评价有没有完成目标。种子萌发后,它又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请大家利用你的幼苗继续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