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
1.举例说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2.运用图解方式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第33页“想一想,议一议”的图文资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他们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呢?引导学生在图中填写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以及括号中相应的名词。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填写。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填写进行评价。继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父亲能卷舌,母亲不能卷舌,那么,他们的子代能否卷舌?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展示兔子亲代的毛色、豌豆植株的高矮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兔亲代的毛色有黑色与白色,兔后代的毛色是什么颜色?豌豆植株有高与矮,豌豆的后代又如何表现?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过渡】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推测,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实验研究出来的呢?
新知探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教师活动】展示孟德尔的图片,讲解:孟德尔生于奥地利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从小爱劳动,喜欢自然科学和数学。他在1858-1865年的8年间,做了多种植物的杂交实验,尤其对具有不同性状的豌豆的杂交实验做得最多,为遗传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遗传学之父”。你们知道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吗?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展示豌豆的白花和红花、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图片,讲解:豌豆是两性花,进行自花传粉并闭花受粉,因此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那么,这些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过渡】孟德尔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教师活动】展示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示意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孟德尔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呢?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图解,讲解:孟德尔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或反之),获得了子一代杂种高茎豌豆;又将子一代杂种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发现子二代豌豆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并且矮茎的要少得多。他还做了豌豆其他性状的杂交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怎么解释这些奇妙的现象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4~35页的内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控制生物性状的是什么?
2.性状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
3.矮茎的性状消失了吗?
4.矮茎的性状什么时候表现出来?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展示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的杂交图解,讲解: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高茎,称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的矮茎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因此DD、Dd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因此dd表现出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
【学生活动】倾听老师的讲解,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教师活动】再次展示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的杂交图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能表示出亲代、生殖细胞、子一代的基因组成吗?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亲代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即Dd。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教师活动】展示子一代高茎豌豆(Dd)之间的杂交图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能表示出子一代、生殖细胞、子二代的基因组成吗?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如果子一代之间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中决定豌豆高、矮茎的基因组成会有DD、Dd、dd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高茎,也有矮茎。
4.可见,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教师活动】再次展示教材第33页“想一想,议一议”的图文资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子代能否卷舌?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子代能卷舌,因为子代的基因组成为Aa,将表现出显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隐性基因a会传递给后代。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继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那么,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哪几种情况?引导学生画出图解。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通过画图解得出:后代的基因组成有3种,即AA、Aa、aa;性状表现有2种。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继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的孩子也是惯用右手的。请问,这个孩子的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尝试回答:当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当惯用左手是显性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就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知道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板书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