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复习教案 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题型复习(1)一、命题导向: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高考卷中的题型多种多样,大多数是知识综合理解加实际应用类型。二、教学重点:试题利用实验数据、图表、曲线等形式创设新情境, 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影响因素、相关实验及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命题点可能以人类科技成果作为情境,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综合能力,考查考生分析、推理、评价及实验探究能力。四、课时安排:2五、教学过程:【归纳总结】题型一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图解的理解解此类试题时必须注意以下技巧和方法:(1)抓好基础,培养识图能力: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解图解题的基础和关键。(2)找出隐含条件,培养逆推能力:图解题中的已知条件一般包含在文字叙述、图解中。 一些比较有技巧的题都巧妙地将信息隐藏在图解中而不会太明显, 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 用逆推法, 即要解决问题必须已知哪些条件, 再从图解中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中找出所需的已知条件。1 .结构图解【例 1】图中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 据图分析, 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b 箭头表示的是 O2 进出细胞的过程B .e 、f 箭头表示的是 CO2 进出细胞的过程C .以 C18O2 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 18O 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 dD .以 H128O 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 18O 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 b【答案】C 解析: a 箭头表示 CO2 进入细胞,而 b 箭头表示的是 O2 出细胞 e 箭头表示 O2 进入细胞,f 箭头表示的是 CO2 进细胞 C18O2 会在叶绿体中合成葡萄糖,经 c 箭头进入线粒体, 释放的 CO2 经 f 箭头再进入叶绿体 H218O 会在类囊体薄膜上光解生成 NADPH(还原性辅酶 2) 再合成葡萄糖,进入线粒体,线粒体利用葡萄糖,分解生成的 H2O 中有 O18,所以是箭头 d 不是b 也不是 c,所以选 C。2 .柱状图解【例 2】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等量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 4 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 1 h,再光照 1 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 得到如下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该植物在 27℃时生长得最快,在 29℃和 30℃时将不表现为生长现象 B .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四个温度中都是 29℃C .27℃、 28℃、和 29℃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D .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 1 mg/h【答案】B 解析:从表中分析,光照 1 小时,暗处理 1 小时,则在 27℃时形成的总光 合量是 3+1+1=5(mg),在 28℃时形成的总光合量是 3+2+2=7(mg),在 29℃时形成的总光合 量是 3+3+3=9(mg),在 30℃时形成的总光合量是 1+1+1=3(mg),由此可知, 该植物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 29℃.3 .代谢图解【例 3】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阶段Ⅰ生成的 NADPH 将作为还原剂固定二氧化碳B .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Ⅱ、ⅢC .过程⑤可为细胞吸收 Mg2+等离子提供动力,而不是过程④D .过程④、⑤进行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C 解析:阶段Ⅰ生成的 NADPH 将作为还原剂还原三碳化合物,即图中 X,A 错 误;阶段Ⅱ表示暗反应阶段,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阶段Ⅲ表示细胞呼吸,其中④无 氧呼吸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 错误;阶段Ⅲ为细胞呼吸, 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其中能量, 可为细胞吸收 Mg2+、Ca2+等离子(属于主动运输) 提供动力, C 正确;过程④表示无氧呼吸, 进行的场所就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⑤表示有氧呼吸,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 粒体基质, D 错误。4 .(仪器、试剂)装置图解【例 4】把经过相同时间饥饿处理且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放在相同的透明玻璃钟罩内 (密封),玻璃钟罩内的烧杯中放有等量的不同物质, 如下图所示。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CO2 ,以及探究 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①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③④;①③【答案】A 解析:要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CO2,则变量为 CO2 的有无,因此①② 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若要探究 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则变量应是不同浓度的 CO2,故③④形成对照实验。题型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表格的理解一、表格题的一般解题步骤首先, 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表格材料, 明确该表格反映的是什么信息。其次, 要对表格材 料进行综合分析, 并能准确把握表格及题干间的内在联系。第三, 要将材料中的问题与 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论证。最后, 对材料分析及与原理结合论证的过程进行画龙点晴的总结,以收到首尾呼应的答题效果。二、表格题的分类1 .数据表格(1)数据对比。在这类题目中有众多的数据,但大多数只起陪衬作用,而起关键作用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个别数据,判断这些数据差异形成的原因就成为分析的要点。(2)单(多)因子变量数据分析。【例 5】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 C2H5OH和 CO2 的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产生 CO2 的量(mol) 0.9 1.3 1.5 3.0产生 C2H5OH 的量(mol) 0.9 0.7 0.6 0A.氧浓度为 a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 b 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 为 0.6 molC .氧浓度为 c 时, 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50%用于酒精发酵 D .氧浓度为 d 时, 只进行有氧呼吸【答案】C 解析:酵母菌是有氧繁殖无氧产酒精,由葡萄糖产生酒精的发酵式可以看 出,1mol 葡萄糖产生 2mol 酒精和 2molCO2,不管氧浓度如何,产生的酒精和 CO2 的摩尔数应当相同,所以 A、B、D 都是正确的,C 是错误的.2 .材料表格(略)【课堂小结】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图解,表格数据的呈现方式。【作业布置】补充习题一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