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第2课时 青春期教学目标:1.说出人出生后发育的分期。2.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区分人体的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3.知道月经和遗精、月经周期、节育与避孕的知识。4.通过分析有关人体生长发育的数据,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青春期的身体发育特点。2.月经、遗精以及月经期卫生、遗精卫生的要求。3.指导学生做好青春期自我保健工作。难点:1.青春期的身体发育特点。2.月经的形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生命是从一枚小小的受精卵开始的,在母体孕育了十个月左右,你出生了,从出生到现在,你们已经经历了多个时期。从青春期的年龄划分来看,大家都处于青春期阶段了。这一阶段你的身心都在发生着很大变化,懵懂、困惑、无助……怎样才能健康安全地度过这一时期呢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从生物学角度来解读青春期。 听讲、思考。 使学生知道自己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人出生后要经历从婴儿到性成熟的发育阶段 1.人出生后的发育 (1)教师讲解:人出生前的发育是在母体子宫内完成的,人出生后的发育,通常指从婴儿出生到性成熟的发育阶段。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婴儿出生后有哪些变化 ②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 2.人出生后的发育分期 (1)活动:展示某学生的成长相册,引导学生根据图示了解自己的成长阶段。 (2)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71页的表格,通过与人出生后发育表格的对比,了解自己已经经历的时期,目前所处的时期及还将经历的时期。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交流,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回答: ①出生后肺开始正常工作,婴儿用肺呼吸;脐带几天后脱落,肚脐就是脐带脱落的痕迹。 ②乳汁中含有婴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自主阅读教材,认识人出生后的发育可分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前期、青春中期、青春后期等,明确自己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 辩证地认识人的发育分期,为认识发育的分期做好铺垫。3.动动脑:一般情况下,男孩和女孩谁先进入青春期 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约为10~12岁,而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约为12~14岁。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孩早两年左右,而且在青春期身体各项发育以及青春期的结束年龄,女孩也比男孩要早。 (二)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 1.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1)身高和体重突增 ①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第72页图198,阅读教材第73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a.男性和女性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有没有差别 b.身高和体重突增是身体的什么变化引起的 c.促进青春期身高增长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单评价,并反馈点拨: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高和体重突增,生长发育加快,代谢旺盛,耗能多,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要注意营养物质的摄入和补充,不要有偏食和挑食的习惯。 (2)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 ①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第72页图199,阅读教材第73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大脑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征有什么区别 b.进入青春期后,心脏和呼吸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单评价,并反馈点拨: 进入青春期,脑的调节功能增强,分析、判断、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心肌增厚,每搏输出量增多,血压明显升高;呼吸功能加强,肺活量显著增大。 (3)性发育和性成熟 ①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第72页图1910和1911,回答下列问题: a.男性与女性体型的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时间产生的 为什么会产生 b.什么是第一性征 什么是第二性征 男女的第二性征分别有什么表现 c.青春期的性意识萌动有什么特点 怎么正确对待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单评价,并反馈点拨: 进入青春期,由于睾丸和卵巢迅速发育,开始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促使了第二性征的发育。同时,性器官的发育又促使性意识的萌动。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思维拓展: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和突出特征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突增;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最主要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阅读教材第71页相关内容,由表格中男孩和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知道一般女孩比男孩先进入青春期。 阅读教材,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a.进入青春期,男女身高迅速增长,男性一般比女性晚两年左右。 b.身高突增,主要是下肢骨增长;体重突增,是骨骼、肌肉和内脏等迅速生长发育的结果。 c.注意适当营养,克服偏食习惯,生活有规律,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等。 分析曲线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a.大脑在出生后迅速发育,生殖器官处于停滞状态。进入青春期后大脑发育缓慢,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b.进入青春期后,心脏和呼吸功能明显增强。 自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a.男女体型的差异是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是由于性激素的作用。 b.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是第一性征,男女出现的其他性别差异是第二性征。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等;女性: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等。 c.进入青春期后,从疏远异性到逐渐渴望接近异性,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通过阅读教材和结合自身特点,知道男女进入青春期的区别。 根据活动要求分析图示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结合自身的发育特点,能正确认识男女之间的差别,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性意识的萌动,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关系。(三)月经和遗精的出现是性成熟的标志 1.月经及其卫生 (1)教师展示探究问题: ①什么是月经 什么是初潮 月经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②女性月经期间要注意什么 (2)指导学生根据探究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第74页相关内容,认识月经及其卫生。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单评价,反馈点拨: ①月经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具有了生殖能力。 ②女性在月经期间,大脑的兴奋性降低,抗病能力减弱,子宫颈口微微张开,易感染病菌;此外,月经期间,女性还会出现身体不适及情绪的变化,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女性一定要注意经期卫生保健。 2.遗精及其卫生 (1)教师展示探究问题: ①什么是遗精 遗精通常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②怎样防止频繁遗精 (2)指导学生根据探究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第75页相关内容,认识遗精及其卫生。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反馈,重点引导男同学知道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要防止频繁的遗精。 (四)节育和避孕可以控制生育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75页相关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评价,并对积极回答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 问题: (1)①月经是女孩进入青 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 出血现象。第一次月经 叫初潮。月经的形成与 子宫内膜和卵巢的周期 性变化有关。 ②女性月经期间一要做 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二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月经 用品要干净;三要注意饮食,不受寒着凉,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此外,还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和过重的体力劳动。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①遗精是男孩进入青春期,有时睡梦中出现精液排出的现象。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②为了防止频繁遗精,男孩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等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基本要求。 (2)通过节育与避孕的方法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 正确认识月经现象,关注自身的变化并能正确处理自身出现的问题,减少女同学月经期间不良的生活方式。让男同学树立关爱女性的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学习,理解我国进行计划生育的原因,以及控制生育的措施。板书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第2课时)一、人体发育的分期二、青春期的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突增2.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3.性发育和性成熟三、月经和遗精四、节育和避孕可以控制生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